国内要闻 省内要闻 本地要闻 精彩点击 专题新闻 通知公告 猛犸象诗刊 日报数字报 晚报数字报 绥化晚报新媒体
经济新闻 综合新闻 视频新闻 市场监管 黑土副刊 日报头条号 小记者风采 日报公众号 晚报公众号 绥化直播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综合

庆安县第二小学教师邵玉晶为学生人生出彩搭建舞台

来源:绥化日报 2021-11-05 字体:

段金林 庄义彬

  如果有人问班主任最重要的职责是什么?庆安县第二小学班主任邵玉晶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改革创新教育,竭心尽力为学生人生出彩搭建舞台。”邵玉晶担任班主任20余年,一直把此作为自己践行的诺言操守,用爱心和智慧为孩子点亮人生梦想。邵玉晶教书育人的经验得到教育体育局和县政府多次嘉奖,连续三年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教育部门多次通过视频微信传播介绍她的教学经验,她被评为全市最具有创意的班主任。

  善于从差生身上发现亮点

  邵玉晶上第一堂课时,有个学生就对她打了“当头炮”,在她转身往黑板上写字的时候,一个用纸壳折叠的飞机擦头落在她的脚下,全班哄堂大笑。邵玉晶附身捡起飞机,笑了笑说:“这架飞机是哪位同学制作的,很有创意,也很精致。不过试飞的场合和时机不对。”听邵玉晶这样说,那位同学满脸通红,站起来说:“老师,我错了。”邵玉晶再没批评那个学生,而是继续上课。

  下课后,有位老师听说了这件事,对邵玉晶说:“对这样的淘气学生,你得狠狠收拾一下。”邵玉晶轻笑着说:“这个学生虽然淘气,但我看到他的亮点,他制作的飞机很别致,这说明他赋有创造精神,这是他的闪光点,我们应当用心培养这样的人才,要悉心鼓励引导。”

  接下来,她找班里七个淘气孩子谈心交流,通过家访摸底、用心观察,摸准每个孩子的亮点,根据每个孩子的兴趣,引导发挥他们的长项。对孩子的优秀作品还举办展览会,激发了孩子的创作激情,使这些孩子都有了突飞猛进的转变,其中有三名学生还当上了班干部。

  把社会体验融入课堂

  邵玉晶在讲解《小英雄雨来》课文时,怕孩子们吃不透课文要义,就带他们来到烈士陵园、抗日斗争展览馆,还请老抗联战士现场讲当年儿童团孩子给抗联当向导、送情报、斗敌人的生动故事。

  邵玉晶深感课堂教学和社会教育一定要有机结合,主动把社会教育成果融入渗透到课堂教育,让课本知识真正活起来、炫起来,这种授课形式她一直坚持运用,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教育部门多次在她任教的班级召开现场会,观摩她的讲课。

  把“灌水”变成“自来水”

  邵玉晶经常说:“当老师向学生灌输知识时就犹如给学生“灌水”,但不能只满足‘灌’,而要把“灌水”变成“自来水”,这就需要先打通管道,把住总开关。”

  今年初开学时,正逢党史学习教育在全党开展,邵玉晶认为这是立德树人的大好时机,但她也感到如何把百年党史教育同学生人生教育有机结合是个难题。对此她开动脑筋苦思冥想,终于悟出一个办法:用孩子看得见摸得着的党员光彩折射党的光辉。于是她精心设计了开学后的第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熟悉的身边党员》。她对学生说,要深入社区、企业和街道采访,后作文,一定要有鲜活生动的故事,也可以图文并茂,有照片最好。对好的作文要张榜公布,贴到优秀作文厨窗上,供全校师生展读。

  三天以后,一篇篇作文,一幅幅照片整齐地摆到邵玉晶的办公桌上。她从中挑选了十篇优秀作文在全班诵读,诵者感动,听者动容。在这个基础上,邵玉晶又在班级开办了《红色印记》专栏,张贴学生撰写的红色故事,运用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让前辈先贤的感人事迹发挥了典型示范作用。这种为国育贤的教育模式,切实将提高觉悟与政治引领贯通融合,增进了学生对党史理解,也激发了学生的担当意识,争做时代新人的风气在全班蔚然成风。

  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邵玉晶在家庭走访中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有的孩子衣服要妈妈给穿,书包要爸爸给背,喝水还要奶奶给倒。这些反常的作为,引起她的深思。现代社会的家庭结构,导致家长过份娇宠溺爱独生子女,把孩子当作“小皇帝”供着,使孩子形成了以我为中心的畸型性格。

  如何破解这种状况?邵玉晶想出一条妙计,在开展“当一天家长”的活动,让孩子和家长互换角色,实行双向互动,从小培植和延伸爱心。她要求家长把孩子学做家务的情况,通过微信、视频、照片反馈到学校,一月一评“优秀代理家长”,作为评比道德品质的依据。

  “当一天家长”活动已经开展了三年,从邵玉晶班级出去的孩子都养成了好风气,一回到家里就抢着做家务,刷锅洗碗、扫地擦窗、洗衣服、帮做饭,家里处处欢声笑语,让孩子们在劳动中找到了快乐。


编辑:王晨昊

绥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