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要闻 省内要闻 本地要闻 精彩点击 专题新闻 通知公告 猛犸象诗刊 日报数字报 晚报数字报 绥化晚报新媒体
经济新闻 综合新闻 视频新闻 市场监管 黑土副刊 日报头条号 小记者风采 日报公众号 晚报公众号 绥化直播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绥化新闻网  >  黑土副刊

冰雪里的故乡

来源:绥化新闻网 2025-11-17 字体:

  □郭婷

  《说文解字》中说的“凝雨”就是雨水凝结的冰晶,至于“说物”,清代学者段玉裁解释道:“说,今之‘悦’字,物无不喜雪者。”

  北国有大雪,是独属于北方人的豪迈或浪漫。刘熙在《释名》中说“雪,绥也,水下遇寒气而凝,绥绥然也”。“绥绥”意繁密的样子,形象地展现了寒气将雨滴凝为雪花自空中纷纷飘落的情形,所以许慎也说雪是冰雨,生动且诗意。而让我感到更妙的是,这里的“绥”彷佛与绥芬河的“绥”有了巧妙的缘分通道,听起来很美很亲切。“雪,绥也,绥绥然也”,念起雪来,就念起了故乡。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纳兰容若《采桑子·塞上咏雪花》)纳兰容若短暂的一生留下三百多首词篇,我最爱是这一首。年少时读他,爱他人间惆怅客的忧郁,爱他清词丽句尽写的才华,也爱他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痴情,也爱他功名轻取的潇洒。总觉得自己有些像他,什么都有了,万千恩宠在一身,却有着万里西风瀚海沙的怅惘愁苦,人在父母身边,亦时常生出漂泊天涯,寒月悲茄的孤独。待长大真正离开家,再读他时,有不同感受,见雪花不见了欲说还休的忧愁,而是文人的风骨,也理解了他想要的酬壮志、谢芳华。

  纳兰年少纵英才受康熙重用,曾委派他到黑龙江呼伦,查勘沙俄侵边情况,并安抚达斡尔边民。所到之处荒芜凄凉,行走艰难,生死无计,为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的战略决策提供了有效情报。他来过黑龙江,留下雪花的诗篇,多么可亲可敬可荣幸。纳兰在随康熙出山海关时,纳兰的《长相思》柔情中暴露男儿镇守边塞的慷慨报国之志。严迪昌在《清词史》中说:“‘夜深千帐灯’是壮丽的,但千帐灯下照着无眠的万颗乡心,又是怎样情味?一暖一寒,两相对照,写尽了一己厌于扈从的情怀。”特别是在清代,除了纳兰,还有很多流人为脚下的这片黑土地作传,比如西清的《黑龙江外记》、方式济的《龙沙纪略》、徐宗亮的《黑龙江述略》等,他们虽身处苦寒之地,然诗心未改,对龙江大地有了冰雪的情怀,也焕发了冰雪般坚忍高洁的精气神。

  这几年身在平原,我所听到的风雪声是横冲直撞的,像东北人性格中普遍的直接、爽朗。落日黄云,大野苍茫,唯北方冬日有此气象。狂风中见遥空断燕,出没于寒云,不禁生出游子何至之慨。此二句用尽气力,让人置身风雪,难禁日暮天寒,“似闻山巅水涯有壮士长啸”,方见得下文转折酣畅之妙,将临别赠语说得体贴婉转又淋漓痛快,爽爽然铸造出冰雪景象中冰清玉洁的动人诗情,成为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士大夫之间慰藉砥砺的希望和力量。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说高适“多胸臆语,兼有气骨”。风雪中情谊未改,因而能为志士增色,为游子拭泪。

  站在龙江大地,看大片大片雪落下,也会不禁吟一句大如席。古诗词飞回我的脑中,无论何境,赞叹的心境是一样的。

  我辞别故乡,也是落日黄云的时刻,大雪纷纷中,朋友们亦多赠高适此语,万语千言嘱咐与祝福,都抵不过这一句朴素。


编辑:刘申

绥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