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要闻 省内要闻 本地要闻 精彩点击 专题新闻 通知公告 猛犸象诗刊 日报数字报 晚报数字报 绥化晚报新媒体
经济新闻 综合新闻 视频新闻 市场监管 黑土副刊 日报头条号 小记者风采 日报公众号 晚报公众号 绥化直播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绥化新闻网  >  黑土副刊

越过人生的山丘

来源: 2025-11-10 字体:

  □何丽凤

  四十岁的晨光,带着不慌不忙的昏沉。推开阳台门,露水打湿了晾衣绳,远处的写字楼隐在薄雾里,像极了此刻心里的模样——不上不下、不痛不痒,却又堵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困惑。镜子里的鬓角藏了几根白发,拔了又长,像地里冒头的野草,忽然就懂了“中年听雨客舟中”的滋味,不是悲戚,是一种淡淡的、挥之不去的茫然。

  事业这座山丘,爬了大半辈子。刚入职时的冲劲,像村口疯跑的少年,总觉得山顶有无限风光。可真到了中层,才发现路越来越陡,脚下的石子也越来越滑。上个月提交的项目方案,被领导打回三次,改到深夜,台灯下的影子缩成一团,笔尖划过纸页的痕迹,都带着些力不从心。想起年轻时不屑于“为五斗米折腰”,如今却要为了团队绩效,硬着头皮去协调那些扯皮的琐事。某次加班回家,路过街角的老面馆,老板递来一碗热汤面,青菜浮在碗沿,葱花香气扑鼻,忽然就释怀了——这座山丘或许没有想象中壮阔,但每一步脚印,都藏着养家糊口的踏实,那些咬牙坚持的日子,也成了岁月里最实在的铺垫。

  家庭的山丘,藏在柴米油盐的琐碎里。父母的体检报告越来越厚,每次打电话,都要反复叮嘱按时吃药,挂了电话却又忍不住担心。孩子上了初中,开始有了自己的小秘密,房门常关着,不再像小时候那样黏着要讲故事。某个周末,试着给孩子做他小时候爱吃的红烧肉,糖放多了些,他却吃得津津有味,说“还是妈妈做的香”。那一刻,看着他长高的背影,忽然明白,家庭这座山,从不是要强行翻越,而是要慢慢陪伴,像老房子的屋檐,默默遮风挡雨,那些看似平淡的日常,正是最温暖的风景。

  健康的山丘,是中年后最猝不及防的考验。年轻时熬夜追剧、暴饮暴食,总觉得身体是铁打的。直到那次爬楼梯,爬到三楼就喘得厉害,才惊觉岁月不饶人。开始学着早起散步,沿着小区的林荫道,看晨练的老人打太极,看晨跑的年轻人挥洒汗水,脚下的石板路被阳光晒得温热。晚饭不再贪嘴,多煮些杂粮粥,配着清炒时蔬,日子过得清淡,却也舒坦。就像“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不再执着于速度,而是学会放慢脚步,感受身体的节奏,这座山丘,原来不是要征服,而是要学会与它和平共处。

  不知不觉间,那些曾让人望而生畏的山丘,竟也一步步走了过来。站在半山坡回望,才发现所谓的山顶风光,未必比沿途的风景动人。原来,人生从不是一场急于求成的翻越。那些困惑与迷茫,那些坚持与妥协,那些欢笑与牵挂,都是行走路上最珍贵的收获。就像陶渊明说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真正的从容,不是越过所有山丘后的狂喜,而是在行走中学会接纳、懂得珍惜。

  四十岁的风,吹过阳台,吹散了薄雾。远处的写字楼渐渐清晰,镜子里的白发依旧,但眼神里多了些笃定。人生的山丘,一座连着一座,不必急于登顶,慢慢走、细细品,那些藏在烟火里的温暖,那些写在岁月里的坚持,早已让每一段路程都变得意义非凡。


编辑:刘申

绥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