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摄 敫天放 杨晶 全媒体记者 廉红
张传忠翻看老地图回忆战斗岁月
张传忠向党组织交1万元特殊党费
张传忠高唱《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他,17岁入党,今年光荣在党75年;解放战争南征北战,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今年92周岁的他,拿出积攒的一万元钱交了特殊党费。他说:“这是一名党员献给党百岁生日的礼物,表达我对党的无限感恩之情。”
他就是北林区工业信息科技局离休干部、老战士张传忠。
近日,记者走进张传忠老人家中,听他讲述从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到激情燃烧的和平建设年代的历程。从老人回忆的点点滴滴中,我们能感受到一名老党员的拳拳初心和感念党恩的一片深情。
一双铁掌摧毁敌人目标显神威
张传忠祖籍山东日照,生于1929年10月,十几岁时就任儿童团团长,1946年7月入党,站岗、放哨、送信,成为党组织的有力助手。在协助地方组织征兵过程中,他不仅积极组织适龄青年当兵充实兵源,而且身先士卒第一个报名参军。1948年1月,他参军入伍,成为华东第三野战军的一名炮兵,参加过著名的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重大战役。
说起战争年代,老人的思路清晰。他说,当时条件艰苦,在一次战役中,战斗间隙,累得趴在满是泥水的战壕里就睡着了。
老人介绍,一个炮班一般都是配备7个炮兵,包括装弹、升降、瞄准、发令等程序,他担任装填员负责装弹。在孟良崮战役中,当时炮弹紧缺,大部分是缴获敌人的,一个炮班只配备了4发炮弹,负责装弹,一声令下,炮弹像出膛的利剑划过天空直击目标。“轰轰……”随着一声声巨响,敌人阵地发出震天动地的爆炸声,前一刻还喷着火舌的地堡霎时灰飞烟灭。战斗中,他练就了一双铁手掌,把一发发炮弹送进炮膛,准确无误地摧毁敌人地堡、碉堡等,为大部队前进扫清障碍。
张传忠乐于助人,在行军途中,哪个战友累了,他就上前抢下背包背在自己肩上。战友们感激他,他说:“革命队伍里战友就是亲兄弟,互相帮助是平常事。”在淮海战役中,张传忠和战友们在运输物资转移途中遇到敌机轰炸,他们被埋在泥土里,他被炸晕了。慢慢醒过来后,他顾不上查看自己有没有受伤和满身满脸的泥土,爬起来就去救战友。
1952年,张传忠跟随部队奔赴抗美援朝战场。在同年冬季的281.2山战役中,为了保护大炮,他和战友们每打一炮就要推着重重的炮身,扛着100多斤重的炮弹转移到下一个阵地,防止敌人的炮弹打过来炸到大炮,炮声隆隆,硝烟弥漫中,年轻的他和战友们不知疲惫,不顾生死,不惧危险。他说:“炮是我们的武器,是炮兵的第二生命,决不能让炮遭到损失!身后就是祖国,我们是为祖国而战!”
由于张传忠表现突出,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均荣立三等功。
一副硬脚板走出爱民情怀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硝烟退去,张传忠回到祖国,先随部队在哈尔滨市双城区驻军。1962年,他调任原绥化市武装部任干事,负责征兵和民兵工作。
下乡蹲点调研民兵工作,他凭着一双脚走遍26个乡镇,至今,双脚还有厚厚硬硬的茧子。
老伴说,去西长发镇蹲点,早上天没亮就背上背包出发,脚不沾地走一上午才能到达。马不停蹄到各个村屯工作,一蹲就是一个月,遇到困难的群众,他解囊相助。有一个月,70元的工资,他只拿回来10元钱,剩下的都接济了困难群众。
1978年8月,张传忠转业到原绥化市工业局,先后任小拖厂、地毯厂的主要领导。
翻看老人的相册,有好几张他身披授带,胸戴大红花的照片。在工厂,他发挥部队的优良作风,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急难险重的工作他第一个上,敢打硬仗,带领干部职工开展劳动竞赛,投身到火热的企业生产中,为地方建设贡献了应有的力量。金龙牌地毯当年享有盛誉,至今绥化人提起来还是津津乐道。
1984年6月,张传忠带着军人的荣誉和建设者的荣光离休。他离休不离责任,担任顾问,继续为企业发展发挥余热。
一颗闪亮初心映出赤子忠诚
我市历来是兵源大市,张传忠在原绥化市武装部任干事负责征兵时,工作认真,严格要求,把最好兵员输送到部队。当遇到艰巨的任务时,他像当年当儿童团长时一样,率先垂范,保质保量完成征兵任务。
张传忠的老伴向记者讲述了他大儿子当兵的故事。
铁道兵是一支不拿枪的特殊兵种,长年奋战在崇山峻岭中,挥镐洒汗,劈山开路,凿洞架桥,遇水架桥,风餐露宿,沐雨栉风,修筑起一条条钢铁大路。那时候机械力量少,全靠人力,遇到地质灾害很可能就会发生生命危险。由于铁道兵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异常艰苦,那年,铁道兵征兵出现了困难,张传忠给大儿子第一个报了名,为征兵示范带头。老伴埋怨他,他说:“艰苦的地方更需要有人去当兵,我的儿子不去,你让谁去?!”大儿子当上铁道兵后,老伴去部队探望,正赶上部队施工,看到身材瘦削的儿子在山上一锤一锤地挥锤砸钢钎凿石头,双手打满了血泡,心疼地哭了。张传忠说:“劳动光荣,当铁道兵光荣!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我们军人之家的使命。”后来,他又把二儿子送去当海军,从小在北方长大的孩子在南方炎热潮湿的环境非常不适应。他还是那句话——祖国的需要就是我们军人之家的使命,有困难就要想办法克服,当一个好兵,为保卫祖国尽职尽责。
张传忠生活俭朴,把艰苦朴素、勤俭持家当作传家宝。在采访中,他的老儿媳妇对记者说,34年前她嫁进张家时,老人铺的一个床单,至今还在用。老人常说,好日子要当穷日子过,不能忘本。
就是这样一个对自己的生活节俭得近乎苛刻的老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向党组织交上了1万元的特殊党费。当老人所在北林区工信局党组织把“光荣在党50年”的纪念章和1000元慰问金颁发给他时,他留下纪念章,把1000元钱直接又交了一份特殊党费。
回顾过往,张传忠深有感触:“当年离家当兵时,我们一起走的十几个人只有我看到了革命胜利,我是一个幸存者。是党把我从一个放牛娃培养成革命军人、国家干部,我虽然老了,但还要为党的事业发展贡献自己一点微薄的力量。我的一切都是党给的,我要一辈子铭记党的恩情,还要教育子女和孙辈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干好本职工作,忠诚于党的事业,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
采访结束后,张传忠老人郑重地穿上65式军装,精神抖擞、中气十足地唱起《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锵锵的歌声飘过岁月的长河,印证着老人不老的初心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