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要闻 省内要闻 本地要闻 精彩点击 专题新闻 通知公告 猛犸象诗刊 日报数字报 晚报数字报 绥化晚报新媒体
经济新闻 综合新闻 视频新闻 市场监管 黑土副刊 日报头条号 小记者风采 日报公众号 晚报公众号 绥化直播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综合

庆安关工组织用新策关爱青少年

来源:绥化日报 2021-07-08 字体:

  东北网绥化7月8日讯(孙长清庄义彬)改革进入到新阶段以后,出现了许多崭新问题,庆安县各级关工组织注重研判新情况,及时采取对策和措施,不墨守成规,而勇于创新,在狠抓落实上下足功夫,取得了开拓性的成果,受到了省关工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已向全省推广他们的做法。

  对青少年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不间断地长期开展,但这种教育却普遍存在着“上一堂课,听一次报告”就算完成教育任务。这种“雨过地皮湿”的做法引起县关工委的高度重视,他们及时通过召开现场会、座谈会、研讨会,推广了民乐镇关工委十年不间断开展主题教育的做法。民乐镇关工委每年针对青少年的思想实际和当年的重要政治热点,确定一个主题,采取活化形式,做到常讲常新,不落俗套。这一经验推广以后,基层单位都注重把握要点,深化主题教育,他们的党史教育就是如此。教育中从增强爱党情感入手,开展了“四从四看”活动,使青少年认识到只有爱得深,才能学得透,从而激发了学习党史的自觉性,全县青少年的党史教育开展得非常活跃。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全县五老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卓越成绩,其经验曾被中国关工委推广。但在新的形势下,有些五老却产生松劲情绪。面对这种情况,县关工委及时推广了柳河、民乐等乡镇关工委在农村实现整体脱贫以后,及时转移工作重点,着力做好阻断返贫的做法。这些经验在基层推广以后,全县五老人员为扩展巩固精准扶贫成果积极出谋划策,不断推进脱贫工作中形成的产业。五老人员紧紧抓住低端产业、脆弱群体、能力薄弱等存在的返贫风险,组合五老群体,形成整体合力,打好组合拳,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作出了贡献。由于找准了切入点,又努力践行,避免了工作“虚做”“空转”,取得了新的成果。

  由于乡镇的五老人员居住分散,素质差异较大,集中很困难,也就难集中开展关爱活动。安泰街道关工委挑头创办老年大学、太极拳队、老少书法班、老年演出团。通过开办这些载体,让五老欢聚一堂,把活动开展起来。这些载体都是从五老人员的特长和优势出发,喜欢什么就进入哪个班队,所以五老很有热情,都踊跃参加,关爱活动也开展得有滋有味。像书法班辅导的学生达上千人,参加省级书法比赛获奖的就有6名学生。更重要的是加入队、团、班、校的五老都负有帮扶和教育孩子的对象,让孩子跟着学书法,学技艺,练健身,这对孩子成长大有益处,街道连续三年实现未成年零犯罪,促进了社会和睦。这些做法推广后,街道关工组织都注重采取多种形式,把五老人员集中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老人开心,也让老人尽责,“开心”和“尽责”由于高度融合,成为一体,街道关工工作开始火起来,燃起来,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开展党史教育是今年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县城第二小学让学生自己创办“抗日战争展览馆”,担任红色基因解说员。在创办展馆的过程中,老师只在创意规划上出主意,对收集素材实物、撰写解说词语,设计美化栏目,都由学生自己动手,让学生全程参与,在创办过程中深刻领会红色基因。这样就避免了党史教育只敲“边鼓”,下“阵雨”的现象发生。特别是培养出上百名学生担当解说员,让他们轮流上岗解说,形成了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浓厚氛围,拉近了红色基因的教育距离。省关工委领导考察后给予高度评价说这是对党史教育的创新,其价值就在于真正把中小学生党史教育激活了,容易让红色基因入脑进心,在灵魂深深扎根。


编辑:桑胜东

绥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