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典铇,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作家协会青年创作委员会委员,出版诗集《慢行》《在人间的春天排队》,参加《诗刊》29届“青春诗会”,获福建省委、省政府第七届百花文艺奖,鲁迅文学院第三十一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
时光欠条(组诗)
哐铛哐铛,咿呀咿呀
一桌白发老者,吹拉弹唱
他们是即将消失的乡村艺人
锣鼓响,嗓子开
哐铛哐铛,咿呀咿呀
旧戏文唱了又唱
个中方正戒律
席中人明白或糊涂
世间客持守或毁犯
宴席散后,各自带回
春风拂面,少了鼓手
立秋那天,少了笛子
村村婚丧少不了
转眼腊八,人们快速习惯
没有一桌白发艺人
哐铛哐铛,咿呀咿呀
过完年,残留的锣䥽和唢呐
偶尔自屋檐下飘出
孤单,甚至凄凉
但听懂,依然一副良药
乡村教书匠
小楷端正,散发墨香:
“如晤……”
院子里,老梨树的花
越显孤单,边开边落。
小镇上,邮筒的绿漆在微雨中
发亮。
村里唯一的教书匠
寄完信,慢慢往回走
途经一条小溪边
抽出随身的竹笛
笛声高过山头,和白云融在一起
小字越来越漂亮
我见过冬夜里,他哈着手
在研磨,又一次写信
至今仍然记得,油灯一豆
竖排的字迹中
有甜蜜又忧伤的味道
她
一辆又一辆,来了,又走了
她始终不上车
她等的,也是所有人要等的
其他人选择妥协
唯有她站在起点
所有人都希望
她替自己等到一辆正确的车
她的傻等
是这座城市唯一的希望
乡愁
他决定献身给那只饥饿的老虎
山林风月,与故乡的月
同样迷惑人心
饿极的虎,依然挑食
闻了闻他身上的气息
摇头,这不是它要的味道
作为百兽之王,要的是人间的血腥
它绝不碰心中没有故乡的躯体
尽管他强调,“吾真心舍身
撕咬吧,虎,莫犹豫。”
虎抬头望天
强烈地怀念血肉之躯
多好呀,咬下去
那是会疼,会挣扎,会哭喊的菩萨
他看上去,和一棵白菜没有差别
虎不吃素,饿死也不吃
天色渐晚,千江有水,千江有月
他又开始练习竹篮打水和水中捞月
落日
我在一扇窗户后面,和一个美女
探讨某种因果律
一个下午,我抵抗魂不守舍
又屈从于这浮世上的诱惑
她说:“我没有打扰到你吧?”
落日,没道理地落进了我的院子
小兽的徘徊
石雕里的小兽
在犹豫:爬出来
接受世间的春风吹拂
还是继续在石头上
保持不老,但僵硬的姿势
寺钟传来,晚课开始了
雪松发出新芽
鲜叶的香味,弥漫着
看多了,这世间的生和死
石雕里的小兽,在徘徊:
它想走进人间烟火
但害怕爱了,又别离
雪夜
夜寒,烧水,突然熄火
一锅即将烧开的水,安静下来
这颇像快到终点的运动员
宣布退出比赛,在观众席找了一个
位置
我扫视了一圈客厅
看火有没有坐在我的沙发上。
没有。这反而让我确信空气中
藏着火,它正在看着
那逐渐凉下来的一壶水
终于领悟,在人间
着了的,是火;熄了的,也会是火
与宜松、福林聊至午夜
往里尔克的豹嘴里
塞进一块肉
老板娘水灵厨艺好
遗憾,腿有点跛
我们咬到肉香
继续兴致勃勃地谈
雷平阳、汤养宗、博尔赫斯……
有时激动地站起来
高声朗诵:“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
买单时,她少收了三十元钱
一瘸一拐,送到门口
嘱咐:下次再来
抬头,遇见了苏轼的
明月
躲不掉
朝平静的生活,扔一块石子
再扔一块
期待的波澜依然不起
但每一块,都成为路上的绊脚石
新的春天,我开始打探返乡之路
最糟的,有人还在扔石子
每一次,我都躲不掉
江山多娇,哪里是藏身之处?
大地即将生机勃勃
即将更加迷幻
又一颗石子飞过来
我忍不住叫起来:“我只是一个人间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