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要闻 省内要闻 本地要闻 精彩点击 专题新闻 通知公告 猛犸象诗刊 日报数字报 晚报数字报 绥化晚报新媒体
经济新闻 综合新闻 视频新闻 市场监管 黑土副刊 日报头条号 小记者风采 日报公众号 晚报公众号 绥化直播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综合

安达农广校让手机成为农民增收“新农具”

来源:绥化日报 2021-08-27 字体:

  东北网绥化8月27日讯(岳国君)黑龙江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安达市分校充分发挥办学优势,坚持创新培训模式,精选培训内容,将手机培训作为面向农民群众推广新知识、新技术、新应用的重要内容。

  开展农民手机培训,让手机变身“新农具”。自2017年以来,安达市农广校结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素质农民、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等培训项目,将农民手机应用纳入培训内容,增设农产品电商、短视频制作技巧、涉农手机APP推广应用等课程,全市每年开展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专门培训2场,累计培训高素质农民1421人,辐射带动3万多农民朋友学手机、用手机。

  自2020年起,在举办培训班的基础上,他们采用微信、村村通大喇叭、直播等形式开展手机培训,组织有需求的农户和农业经营者参加培训,将培训对象真正延伸到基层,让手机培训活动逐步演变成自发行为、常态化行为。培训覆盖全市116个村,20多万农民受益。

  在开设的培训课程中,有关农副产品直播和短视频制作、网店开设与宣传,直播带货技巧等内容的课程是最受农民欢迎,通过培训孵化了大量基层技能人才和农村电商致富先锋团队,促进了农村地区产销衔接,将农产品卖得更远、销得更快、价格更好。中本镇返乡创业农民辛志国,他的家庭农场通过快手短视频、直播带货,已签订单玉米1万亩、1400万斤,大豆5000亩、20万斤。

  通过手机培训,农民不仅接触到了互联网、物联网、5G等新技术、新渠道,更促进了智慧农业、认养农业、可视农业等新业态的落地。涌现了一大批利用信息化手段、立足安达市自然资源禀赋发展的好项目、好典型。古大湖镇农民汪连国利用手机培训中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在明沈公路边建起了一处网红农场。该农场不仅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了温度、湿度实时控制,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变,还通过直播展示游客自己亲手采摘、自己下厨、快乐游玩的场景,很快便成为了安达及周边市县的“打卡”的热门景点之一,让这些原本普通的乡村景观有了文化说头、休闲玩头、景观看头,实现空气变人气、田园变公园。


编辑:桑胜东

绥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