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11月24日讯(刘峰特约记者许来齐) 11月22日,走进北林区兴和朝鲜族乡,室外蓝天白雪相映成趣,室内绥化稻米香米业有限公司内工人们正在忙碌。这个公司通过对种植的水稻进行全程视频监控,消费者从手机客户端就可以查询到水稻生产的全过程,还有鱼稻、蟹稻、鸭稻等各种有机种植的新模式并行,通过人工除草,与科研院所合作机械防虫,形成了“高质、高效、高价”的“北林大米”生产标准,今年的有机水稻地早己经名“稻”有主,在几个大型展销会上,被客商高于市场价几倍的价格认领一空。
稻米香米业的成功,也反映了几年来北林区在现代农业、高效农业、高质农业上探索取得的成绩。企业选址在兴河朝鲜族乡,位于河夹芯子的核心区,水稻的种植水平处于全区领先水平,企业从筹备到建成,坚持把理念和思路放在生产的最前沿。从春到秋,从种到收,现代化浸种育秧、全程视频监控,保证了每一个技术环节都有据可依、有据可查,先进的稻米生产设备、互联网加农业的销售平台、“公司+合作社+农民”的运作机制、2.2万亩整乡土地流转的全新模式,提升了水稻的品质,提高大米的品牌,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守着这块神奇的寒地黑土,我们要打造出优质、绿色的米,也要打造出叫响全国的北林品牌,让人们在吃着香的同时还要吃着放心”,绥化稻米香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希文不苟言笑的脸上有着无限的憧憬。
民以食为天,北林区作为粮食主产区,经过多年的发展,粮食产量、种植标准已经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按照习总书记在黑龙江调研时提出的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的讲话精神,破解农业生产面临的短板,让粮食质量效益最大化已经成为了北林区农业发展的新目标,建立健全“企业+基地+农户”的利益联合机制,优质的资源和优良的产业结合起来,用粮头这把金钥匙,开启了食尾的新未来,形成航母进军市场。
质量带来品牌,品牌带来效益。作为农业大区,北林区独特的寒地黑土绿色物产,具有极强的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但长期以来农产品销售网络和模式的落后,使北林的好大米一直没能卖上让人满意的价钱。
为了突破发展瓶颈制约,回答“粮头食尾”的问题,为群众交上一张满意的答卷。北林区积极探索寻求整合品牌、拓展市场、提升价值空间的有效做法。从北林大米品牌的整合,到“互联网+农业”的兴起,北林区的优质绿色食品正在互联网上掀起一股“北林浪潮”。
正大米业有限公司就是北林区互联网加农业的先行者之一,这家企业通过探索建立电商网络销售,使农产品实现了标准化、品牌化的完美转身。翻开天猫网页,来自北林区的近200个优质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都展示在这家企业的货架上,作为一家从事生态农业开发、高科技种植、优质稻种推广、绿色大米销售的综合性现代化农业企业,这家坚持线上线下同步推广,通过互联网打开了北林大米的市场,通过今春的“五谷杂粮下江南”活动,让更多的人认识、认知、认同了北林大米的品牌。现如今,“互联网+农业”的发展,已经为北林区的农业快速前行打开了一道大门,让北林的优质米通过互联网这一无形的绿色通道走进了千家万户。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让企业在绿色种植中得到效益,让农户在生产中获得了更大的利益。通过优质的资源和优良的产业,让北林区的现代农业、绿色农业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北林区的现代绿色农业正以集约化、集团化、品牌化的新形象,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