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面提高城乡建设层次品位
坚持政府主导,以规划为先,以需求定建设,以质量促销售,以市场化建设为主体,以功能配套、公益发展为基础,科学合理确定城镇化发展速度、规模和标准,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积极有序推进城镇村建设。以县城建设为重点,改老城区、建新城区、产业园区产城一体建设。狠抓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多规合一”。有序推进节点型中心集镇建设,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政府重点完善基础设施,市场重点开发建设。坚持撤屯、减村、建镇方向,保有特色,完善村屯布局,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尊重群众意愿,多方式、多形式建设美丽乡村。在乡村建设中,我们要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使农民搬得起、住得好、富得了。维护好未搬迁村屯的环境和功能,让广大农民住得舒适稳定和谐。
突出投资建设重点。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机遇,积极谋划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医疗卫生教育养老等公共服务项目。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坚持一水二路三建筑、常年抓植树顺序,加快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新城区尽快完善路网、供热、给排水、燃气管网等基础设施。全市“三供三治”工程投资16.3亿元,开复工项目35个。加强公益设施建设。结合城市人口容量和城区空间布局,建设好幼儿园、图书馆、社区医疗、文化娱乐、公共体育等社会事业项目,提高服务设施配套水平。改善人居环境。突出街路绿化、公园广场绿化、小区庭院绿化,全市园林绿化及公园广场建设投资1.78亿元,新建改造公园、广场18个,新增绿地80公顷。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开工建设1.97万户,配建公租房2335套。
提升城乡管理水平。建设是基础,管理是重点,文化是灵魂。努力实现发展让人民更富裕,文化让绥化更和谐,生态让家园更宜居,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抓好城市规划设计的实施,严格执行规划,认真落实设计,强功能、增品位、提质量、树形象。抓好秩序和环境,全面整治市容和交通秩序,突出治理城市“三乱”。创新完善管护机制,定岗定责与标准相结合,提高环境管理标准,推进单位、企业、商铺、住户主体责任制落实。抓好小区物业管理,推进社区与物业管理协调配合,小区物业管理推行市场化,开发企业不能直接管理物业,消除物业管理空白小区。抓好城镇绿化管护,细化落实责任,强化日常管理,完善长效机制,提高管护水平和服务能力。抓好污染治理,建成区内主要环境敏感点区域锅炉全部达标排放。推进农村污染治理,高标准完成165个农村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建设任务。
(四)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
把扩大需求作为经济的新增长点,激发商贸活力,释放消费潜力,让服务业成为就业的新热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加强宣传引导,推动企业顺应信息化发展,深度改变思维理念、商业模式和生产加工、产品营销方式,实现从招商建厂、产品生产到市场营销与电子商务全方位对接。推动电子商务与贸易流通、工业生产、金融服务等相关领域联动发展,降低流通成本,带动实体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创业。大力拓展面向“三农”的服务,推动农产品流通,扩大农村就业。建设促进产品营销、居民消费的电子商务平台,支持实体店与电商、线上与线下协同发展。支持各县(市、区)建立绿色食品专业性电子商务平台,进一步拓宽大宗商品交易渠道。积极争取国家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项目。
完善城乡市场体系。培育打造区域性批发市场。规范整合现有市场,建设区域性商品交易中心,重点打造一批功能完善、辐射面广的农产品集散中心。积极引进高水平物流企业。市本级重点建设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发挥好辐射带动作用。规范提升各类专业市场。支持生资、建材、汽车等专业市场建设。加快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的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抓好绿色食品旗舰店和品牌连锁店发展。加强农畜产品仓储物流体系建设。重点引进建设蔬菜保鲜冷库、冷链物流企业,完善仓储配送物流体系。改造完善农贸市场。加快农产品集贸市场退路进场,改造升级经营设施,有条件的向专业批发市场、综合市场转变。
活化创新金融服务。转变思想观念、发展理念,推进融资发展,借力发展,强化资本运营,做好资金变资产、资产变资本文章。加强国有资产运营,推进国有资产资本化。创新城投公司管理体制、运营机制,发挥好投资主体、融资载体、建设实体作用。支持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鼓励推动企业加大直接融资力度,破解资金制约。支持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政策性担保公司增强实力,加大对小微企业发展支持力度。加强金融监管,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融入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扩大对外经贸合作领域。推进出口货源基地建设,大力开发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的绿色、有机和无公害食品,打造绥化出口品牌,扩大地工产品出口规模。依托资源,积极发展特色旅游。
(五)进一步发展民生和社会事业
把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注重提高低收入群体生活水平,更加注重养老事业发展,突出群众需求导向,突出问题导向,积极改善民生。
增强社会保障能力。加强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全市新增2万人。开展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工作。推进居民大病保险工作。提高社会化养老服务水平,建设公办养老机构3家,新增床位540张。抓好低保提标扩面和清理整顿。提高救助救济保障能力,全面推行“救急难”。进一步健全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制,做好儿童救助管理和收养工作。
扩大就业再就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继续开展“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专项活动,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全市新增就业岗位4.7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公办幼儿园数量和质量,建设好农村幼儿园,建设义务教育标准化合格学校20所,每个县(市、区)至少办好一所规模较大的职业学校。继续提升高中办学水平,做好教师补充提高。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抓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加强城乡医保管理,新农合人均筹资达到470元。严厉打击非法行医,维护正常医疗秩序。落实好计划生育政策。加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完成200处全民健身工程。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强化社区建设,提高社区用房标准化水平。
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把保稳定促和谐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建设好市县乡村四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平台,抓好基层应急管理示范点。开展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科学确定评估范围,完善决策审批程序。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提高对动态社会条件下的治安管控能力,更加有效地遏制发案、打击现案,增加群众安全感。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落实领导干部信访工作责任制,推进法制信访、阳光信访,有效解决群众合理诉求。
(六)办好市本级民生实事
全面加快市本级发展,重点抓好经济技术开发区,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和产业项目建设,促进骨干企业扩产增效、提档升级,努力打造全市产业园区示范区、绿色食品生产样板区、智能农业先行区、统筹城乡发展先导区。重点办好“十项民生实事”,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群众。
1、提高养老服务能力。进一步清理规范养老机构,健全完善养老机构健身室、图书室、医务室、娱乐室,对已建成的养老机构具备条件的每处投放5~10万元健身器械。整合加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信息平台建设,实施“养老服务一卡通”工程。支持民办养老机构建设,新增100张床位以上的,给予每床一次性建设补贴4000元。
2、努力增加干部职工收入,提高弱势群体收入水平。按政策规定落实企业职工工资增长机制,确保养老、医保、低保等按政策规定及时足额发放,确保按政策足额兑现工资补贴。继续推进市区低保提标扩面。开展创业培训1500人次,提供小额担保贷款3000万元。开展就业技能培训2000人次。提供妇女创业就业小额担保贷款2000万元。完成厂办大集体改革任务。
3、提高贫困孤残儿童和学生教育救助水平。建设黄河小学。对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护理费实施财政专项补助。统筹民政、慈善、工会资金100万元,救助低保家庭贫困大学生200名左右。
4、提高居民医疗水平。完善新农合医疗保险管理。投资3000万元建设绥化市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
5、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实施好投资16.5亿元、7500户棚户区居民的安居工程,配建公租房400套。
6、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建设完善大型全民健身活动场所5处,社区健身场地40处。
7、加强街路亮化。在窄旧街路安装节能光伏路灯112盏,启动福和街至广顺街区间街路493盏路灯改造工程,建设开发区兴发路、哈伊路等路灯300基。完成黄河路人行道通行系统和绿化改造。
8、增加绿地广场面积。重点建设碧水、拥军、为民、学苑四处植物园,完成60个住宅小区绿化。在已经建成的植物园、绿地、公园、广场,装备智能音乐系统。
9、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智慧城市“一卡通”建设,城区监控抓拍全程布局。增设公益电子广告宣传栏。启动第二水厂改造,清洗供水管网20公里。积极推进二次供水市场化改造,三年内关闭所有住宅小区生活饮用水水源自备井。改造市区老旧供热管网17.1公里,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00万平方米。管道燃气新增入户3万户。继续推进武警营房和看守所改造建设。
10、改善人居环境。启动建设污水处理厂和固废垃圾处置二期工程,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项目。建设改建住宅楼单元内信报箱1万个。报废黄标车和老旧车辆1500辆。取缔分散供热“小锅炉”27台。进一步完善增加市区公交线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