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网绥化9月23日讯 ( 霍永祥特约记者邹建宇) “过来看看儿时买票候车的地方”“这是一个通往过去记忆的入口”……连日来,肇东市火车站百年站舍“变身”历史展馆,免费参观的消息不断在社交媒体刷屏,让沉寂已久的老站舍,“旧面貌”焕发“新生机”!成为全城“最热”的打卡新地标。
“这里是‘毛泽东号’和‘朱德号’两台机车的诞生地”。一件件珍贵的抗战文物、一幅幅真实的历史照片、一段段震撼的影像资料,都用红色文物“述说”革命历史。据了解,肇东记忆历史展馆以肇东站老站舍为载体,展馆以时间为轴线,精心设置了“中东铁路的奠基岁月”“多元思潮的交汇时代”“烽火岁月的不屈抗争”“百业俱兴的奋进征程”及“穿越时空体验馆”等主题板块9个展厅,通过400余件老照片、老物件等珍贵展品,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肇东从清末到现代的历史变迁和时代印记。“1946年,哈尔滨刚解放的时候,火车头非常奇缺,肇东站一台破烂机车在工人们起早摸黑、加班加点的27个昼夜奋战下,成功抢修完好‘复活’了,又经过喷漆、刮花、电镀、铸字等工序,这台机车被当时的东北铁路总局命名为‘毛泽东号’,成为共和国铁路的开路先锋。”肇东市收藏爱好者李艳辉介绍。
肇东老站舍作为中东铁路的历史建筑,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它不仅是人民群众访亲问友、货物运输的交通枢纽,更是一座承载历史文化的宝库,孕育出独特的城市文化。位于肇东市老火车站出站口西侧的肇东记忆历史展馆,其前身为1901年建成的中东铁路五等站——满沟站,解放后改名肇东站,是黑龙江省级保护建筑,已成为不可复制的文物及旅游资源。展馆至今仍保留着浓郁的高举架、厚墙壁等俄式建筑特色,站舍建筑面积517平方米,采用传统砖石结构,人字形铁皮屋顶、方方正正的烟囱,以及入口雨搭和老虎窗山花精致的木饰,都彰显着独特的历史韵味。“一座长45米、宽9米的站舍展馆,浓缩了百年的社会历史变迁,延续百年老站的‘独家记忆’,非常值得我们旅游参观。”游客李富春说。
如今的肇东站已是哈齐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上的一座现代化车站,百年老站舍已停止运营,并于今年改造成肇东记忆历史展馆,完成了在城市发展中的角色转换,留住了城市记忆,也让“闲”资产“忙”起来。为了给哈齐客运专线腾出空间,国家投入资金来保护这座百年老站舍,2012年,肇东火车站老站舍向东首次整体平移31.4米,成为一座历史性保护建筑。此后又分别向东平移19米,向北平移26米,成为哈齐高铁沿线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黑白电视、手摇电话、老式收音机、“二八杠”自行车等一件件老物件,承载着肇东一个多世纪的荣辱兴衰,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光辉历程,见证了这座城市改革开放前后的飞速发展。“这里展品详细介绍了肇东的历史变迁、人文故事以及当时的生活场景,这次专门带着孩子来,就是为了让他重温红色故事,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赵明昊说。像她一样,将肇东记忆历史展馆列入打卡清单的市民不在少数,不再是为了追赶即将远行的列车,而是为了触摸这座城市的历史脉搏。
糖纸、蛤蜊油、皮筋、玻璃球、花布口袋、白球鞋等展品,借助时光“小卖铺”唤醒童年记忆,与参观者在认知、认可和情感上产生共鸣,在传承与创新中赓续辉煌。“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展馆的建设和管理,不断丰富展览内容和形式,深入挖掘肇东的历史文化资源,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肇东市记忆历史展馆馆长冯建设说。
近年来,肇东市依托挖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底蕴,搭建文旅新载体新体验,把丰富的文化资源变为可感可体验的文旅产品,实现记忆可“触摸”。通过深挖肇东百年发展脉络将独特的历史文献、承载岁月痕迹的老物件与数字化多媒体展陈技术巧妙融合,运用图文展板、实物陈列、多媒体等多元形式,生动讲述肇东故事,吸引众多游客慕名而来,不仅大大提升了旅游业的质感,还把当地的诗与远方“秀”在游客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