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肇东市第八中学数学教师张健伟
全媒体记者 宋一枫

“师德高尚、教学严谨,爱生如子、师恩难忘。”这是肇东市第八中学2023届毕业生和钰晗送给初中班主任老师张健伟的一面锦旗。和钰晗初中时数学较差,缺乏自信,张健伟给予其无微不至的关怀,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给她补习功课,开导鼓励,表扬肯定其每一点进步。和钰晗成绩不断提升,中考时数学获得了从未有过的高分,并考入了肇东一中。为感谢恩师,和钰晗送上了这样一面饱含深情的锦旗。
每一面锦旗的背后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而这样的故事,张健伟已多到记不清。
张健伟,肇东市第八中学数学教师。1990年,大学毕业后,她就站上讲台,成了一名人民教师。1992年调入肇东八中,一直承担着繁重的班主任和数学教学工作。现为学年组长,已近退休年龄的她仍然奋战在教学第一线,她那忙碌而坚定的身影,诠释着“爱与责任”的真谛。
“张健伟老师是当代教师的楷模,她不仅教学业务精湛,更难得的是那份对学生的无私大爱。她的教育故事,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学习。”肇东市教育局一位局领导对张健伟的高度评价,让了解她的每个人都深表赞同。学生家长李女士说:“张老师对孩子的帮助,我们全家永远铭记在心。她不仅是老师,更像是孩子的第二个母亲。”
2015年3月,由于高强度的工作,张健伟免疫力严重下降,患上了重度皮肤病。脸上满是脓包,针刺般的灼烧感让她痛不欲生。“不敢有表情,一动脸皮会裂口;不能有眼泪,流一滴会感染。”哈尔滨的医生要求她每天去医院涂药,学校领导、同事甚至家长都劝她休息。但中考在即,张健伟放不下毕业班的学生们。于是,她戴着口罩,忍着裂口的刺痛和汗水的刺痒,每天准时出现在教室。严重时不能讲话就板书指导,疼得泪水常在眼眶打转。每到可以不用讲的环节,懂事的孩子们立刻打停止的手势,能让老师少讲一句话是他们最渴望的。
那一年,张健伟所带的毕业班取得了全市第一的好成绩,爱的坚守收获了最好回报。
张健伟爱生如子。2015年9月,张健伟接手新初一班级。学生小泽父母离异,他与年迈的爷爷相依为命。生活的困顿与亲情的缺失,让小泽变得孤僻消沉。通过家访了解情况后,小泽便成了张健伟心底一份特别的牵挂。
每天,张健伟都会像妈妈一样对小泽嘘寒问暖。她鼓励班级同学主动接近他,和他玩耍。放学后,她常抽空去小泽家,与爷爷聊聊家常,和小泽唠唠心里话。慢慢地,小泽课堂上抬起了头,成绩悄然上升,脸上也有了属于少年的笑容。
到了初四冲刺阶段,晚课需要留校,张健伟每天都会专门为小泽准备一份热腾腾的饭菜。最终,小泽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重点高中,如今已是哈尔滨理工大学的学生。
“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作为教师,我们要做的就是发现它,点亮它。”张健伟对问题学生从不缺乏耐心引导。
2020年,学生们因为疫情在家上网课,小胡经常缺席在线课堂。因沉迷游戏,抽烟叛逆,不听家长话,小胡徘徊在辍学边缘。张健伟几乎每天都要和小胡视频通话或电话沟通,耐心劝导,帮他坚持上完了网课。疫情结束返校时,张健伟又去家里找到小胡,把他带回校园。在张健伟的持续引导下,小胡初中顺利毕业,并考上了高中。
张健伟的教育关怀不仅限于学生,还延伸到了学生家庭。2000年初,她所带的初二班级学生晓桐因父母闹离婚,无法安心学习,有时还有自残行为。为帮助这个陷入困境的女孩,她不仅和孩子沟通,还常到家里和她父母谈心。经过一学期的耐心调解,晓桐的父母终于和好如初。后来,晓桐中考考进了肇东一中,高考考入了哈尔滨师范大学。晓桐的父母特别致谢:“没有张老师就没有我们这个完整的家,非常感谢张老师的爱心引导和耐心帮助……”
35年从教生涯,张健伟培养出了中考状元两名,三名学生高考考入清华大学。2018年高考,肇东一中理科前两名、文科第一名都是她的学生,其中张桐更是绥化市高考状元。
教学成绩亮点频频,教研成果同样丰硕。2023年,张健伟参加国家基础教育精品课获绥化市特等奖,省级三等奖;多次参加教师能力素质提升竞赛获得绥化市特等奖。2024、2025年,她还参加了中考数学命题工作,展现了她在教学领域的专业权威。
卅载燃烛情最美,一生桃李竞春晖。肇东市劳模、三八红旗手;绥化市师德师风先进个人、绥化市骨干教师、绥化市模范教师标兵、绥化市教育系统先进个人;省师德师风先进个人。从教35年,张健伟一路耕耘,收获了累累硕果。在张健伟眼中,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作为教师,我们要做的就是用心灌溉,用爱守护,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