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王宏妍
“理完发清爽多了,还拿到了维权手册,这驿站真是咱户外劳动者的‘家’!”不久前,在海伦市火车站工会驿站,刚剪完头发的环卫工人张师傅拿着普法宣传册,脸上满是笑意。当日,海伦市总工会联合海伦市司法局、海伦市人社局在此开展“工会小站贴心大爱”主题系列活动,通过爱心理发、普法宣传、爱心互献三大服务,让这座小小的驿站成为传递温情的“能量站”,也让户外劳动者真切感受到“娘家人”的关怀。
爱心理发:常态化服务解决“头”等小事
清晨,海伦市阳光志愿者协会的爱心理发师们便带着推子、剪刀等专业工具进驻驿站。刚交接班的环卫工人、货运司机陆续走进驿站,理发区很快排起了小队。“师傅,您平时干活方便,头发想留短点还是稍微修修?”理发师一边梳理头发,一边耐心询问。剪刀上下翻飞间,原本略显凌乱的头发逐渐变得整齐利落,劳动者们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以前剪头发得专门抽时间去理发店,现在驿站就能免费剪,还剪得这么好。”货车司机李师傅对着镜子整理发型时说。据海伦市总工会工作人员介绍,爱心理发将作为驿站的常态化服务之一持续开展,旨在通过解决这一“头”等小事,让户外劳动者在奔波中也能焕新精神面貌,时刻体会到“工会在身边”的温暖与贴心。
普法宣传:精准解读守护权益“安全线”
驿站另一侧的普法宣传区,市司法局、市人社局与总工会的工作人员正忙着分发资料。“这是《劳动者权益保护手册》,里面写了工伤怎么处理、合同怎么签,您拿着看看。”工作人员一边递上宣传册,一边结合案例讲解。针对外卖员、货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最关心的“没签合同怎么维权”“受伤了找谁赔”等问题,工作人员用“大白话”解析法律条款。
“以前总担心维权没门路,今天听了讲解,心里有底多了。”外卖配送员小刘特意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宣传页折好放进兜里,“里面讲了创业扶持政策,我以后想自己做点小生意,这些内容用得上。”一次普法宣传,既帮劳动者补上了“法律课”,也为他们打通了维权“绿色通道”。
爱心互献:闲置物品传递社会“大温情”
驿站角落的爱心物资区,手工针织帽、厨房用具等八成新的闲置物品整齐码放在货架上,每一件都贴着“爱心捐赠”的标签。这些物资来自社会各界的自发捐赠,经工会工作人员筛选、消毒后,精准对接有需求的劳动者。
“天快冷了,这顶帽子正好能戴。”保洁员陈阿姨接过针织帽时眼眶微红,“家里条件一般,平时舍不得买新的,没想到在这里能收到这么贴心的礼物。”工会工作人员将这些物资精心整理后,精准送到有需要的劳动者手中,闲置物品“活”了起来,爱心也在劳动者之间传递着,小小的驿站成为连接社会温情的纽带。
“工会驿站不只是歇脚的地方,更是传递关怀的窗口。”海伦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联动更多部门、整合更多资源,在驿站推出更多贴合劳动者需求的服务,让“工会小站”真正成为户外劳动者累了能歇脚、渴了能喝水、有困难能求助的“温暖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