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安妮 特约记者 孟维欣
在明水县的田间地头、社区巷陌,总能看到身着“党员志愿者”红马甲的身影:他们或是帮农户排查农机故障,或是为独居老人代缴水电费,或是在广场上讲解反诈知识……这一幕幕暖心场景,正是明水县深化“万名党员连群众”行动的生动缩影。该县始终把党建作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红色引擎”,以提升党员服务质效为抓手,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让党群同心、共建共享的画卷在明水大地徐徐展开。
高位织网:全员下沉结对,覆盖重点群众
“这是我的联系卡,有事随时给我打电话!”在明水县繁荣乡幸福村,县民政局党员李阳将写有自己联系方式的卡片递到残疾村民王军手中。这样的“认亲”场景,在明水县99个村、12个社区随处可见。明水县委将“万名党员连群众”行动列为“一把手工程”,通过机关发动、党员认领、单位指派“三措并举”,组织73家机关单位的1712名党员全员下沉。针对困难家庭、空巢老人、残疾人等重点群体,该县创新建立“一对一”精准帮、“多对一”合力扶的结对机制,构建起“横向覆盖所有村社、纵向延伸每家每户”的党群服务网络。如今,每名党员都成了传递温暖的“触角”,让党组织的关怀直达群众心坎。
载体破题:领导带头办公,畅通民意渠道
“没想到县长当场就帮我们协调了贷款,厂子扩建的事儿有着落了!”说起县级领导下基层办公,明水县绿康农产品加工厂负责人张建国难掩激动。这是该县畅通民意“直通车”的一个缩影。为避免“连群众”流于形式,明水县搭建党员领导干部“包联扶促”平台,推行县级领导“一村(社区)一联系点”制度。领导干部带头走出办公室,把“现场办公会”开在田间地头、企业车间、社区广场。截至目前,全县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累计下基层47次,当场协调解决企业用工短缺、小区管网改造、农户销路不畅等难题72件,让“问题不上交、服务不打烊”成为常态。
实效暖心:聚焦群众诉求,办好惠民实事
“以前总担心被骗,现在党员们讲得明白,心里踏实多了!”在明水县育新社区,居民张大娘拿着反诈宣传册笑着说。此前,张大娘向联系党员反映“对电信诈骗不了解”,社区党员立即组建宣讲队,用案例讲解、互动问答的方式,为居民送上“反诈定心丸”。明水县始终把“解民忧”作为行动核心,引导党员通过“进门唠家常、田间听诉求、线上常问候”的方式,常态化联系群众。截至目前,党员累计收集居民意见1000余条,开展政策咨询、环境整治、事项代办等服务68场,帮助群众实现“修水管、找工作、送医上门”等“微心愿”720个,真正做到“群众有呼、党员有应”。
如今,“万名党员连群众”已成为明水县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金字招牌”。明水县将持续完善长效机制,推动党员服务向“深水区”迈进,让党群同心的力量,成为建设幸福新明水的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