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9月23日讯 ( 王子阳 ) 近日,海伦市市场监管局在海伦市第十中学正式启动“妈妈食堂”建设试点工作,并在全市范围内逐步推广“妈妈食堂”建设。这一创新举措通过引入家长参与校园食堂管理与监督,为传统校园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注入全新活力,进一步拧紧校园食品安全“安全阀”,切实守护广大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据了解,第十中学的“妈妈食堂”自2023年起已投入运行,现有8名工作人员均为学生家长,她们对食堂运营各环节进行严格把控。与以往承包制食堂管理模式不同,该食堂由“餐食制作”与“家长监督”两大板块构成。学校52个班级各推选1名家长代表组成家长委员会,在此基础上再遴选9名代表组建膳食监督委员会。同时,通过严格制定日程安排表,组织家长开展陪餐监督,实现多维度监管。“妈妈食堂”不仅有效缓解了部分陪读家长的就业压力,让家长对孩子在校用餐更安心,在妥善解决学生午餐、晚餐问题的同时,拉近了家长与学校的距离,勾勒出“家长与孩子一同上学、一同放学”的温馨场景。
为充分倾听家长诉求、凝聚监管合力,让“妈妈食堂”建设更贴合实际需求,海伦市市场监管局专门组织执法人员,与海伦市第十中学家长委员会成员、食堂在岗家长代表开展面对面专题研讨。会上,执法人员首先介绍当前校园食堂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工作、存在难点及“妈妈食堂”建设具体规划;家长们围绕食材新鲜度、菜品营养搭配、餐具清洁消毒、就餐环境卫生等关心话题畅所欲言,积极提出意见建议。执法人员认真记录每一条诉求,逐一耐心解答,并与家长共同探讨优化食堂管理、强化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效举措。为让家长更直观了解食堂运营与监管细节,执法人员带领参会家长实地走进第十中学食堂,沿着食材入库、清洗切配、烹饪加工、留样保存、餐具消毒全流程,细致参观各功能区域。同时,针对食材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台账、食品储存条件、烹饪过程卫生控制等监管重点环节,以及食品留样规范、消毒设备使用等关键控制点,逐一细致讲解,手把手指导家长识别食堂运营中的安全隐患,有效提升了家长委员会成员的专业监督能力与实操水平。他们希望家长们主动参与食堂日常管理、食材验收、菜品制作监督等环节,以“妈妈”般的细心与责任,共同为孩子们的饮食安全保驾护航。
海伦市市场监管局将以海伦市第十中学“妈妈食堂”试点为标杆,全面总结试点经验做法,持续优化完善“妈妈食堂”运营与监管模式。同时,将在全市范围内逐步推广“妈妈食堂”建设,通过不断强化执法监管、深化家校协同、完善保障机制等举措,推动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质增效,全力构建“政府监管、学校负责、家长参与、社会监督”的校园食品安全共治格局,为广大师生饮食安全筑起坚实可靠的“防护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