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要闻 省内要闻 本地要闻 精彩点击 专题新闻 通知公告 猛犸象诗刊 日报数字报 晚报数字报 绥化晚报新媒体
经济新闻 综合新闻 视频新闻 市场监管 黑土副刊 日报头条号 小记者风采 日报公众号 晚报公众号 绥化直播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绥化新闻网  >  黑土副刊

紫薇札记

来源:绥化日报 2025-09-22 字体:

黄黉旻

  紫薇花开得正好的时候,木槿也在一旁凑趣。紫色居多,深深浅浅地泼洒在枝头,远看像一团紫雾停在云里。

  小时候在野地里见到的紫薇,花瓣皱皱的,颇似银耳,总惹得我们这些孩子去攀折。孩子们的“恶行”,大抵源于喜爱而非恶意。如今想来,倒觉得对不住那些花了。紫薇的花期长,从夏到秋,能开百日之久。明代薛蕙说“紫薇开最久,烂漫十旬期”,实在是不错的。为什么能开这样久呢?许是那紧实的花萼既护佑着柔弱的花瓣,又约束着不让它过分盛放——恰似人间的父母,温柔守护又懂得节制,才得长久。

  紫薇树从何而来?为何以紫薇为名?这应是和道教有些渊源。原来它本产自我国,分布甚广。树龄极长,可活五百年到一千年;夏秋开花,花期长达半年;树皮如蛇,每年脱落,最后形成光滑嶙峋的树干。看到这些,便隐约明白了——这实是合了修道之人长生、不死的教义,成了他们崇拜的山野神树。得以在道观等宗教场所广植。唐玄宗登基第一年,把中书省改叫紫微省,中书舍人叫紫微郎。这名字颇有仙意,实则是强调王权天授,他是紫微星的人间代表。中书省种了许多紫薇花,成了象征。

  唐朝以道教立国。唐玄宗又以紫微帝自居,这具有道教色彩的花木自然华贵起来。各地衙署纷纷种植。紫薇至此繁盛起来。秋节至,金风玉露,正是紫薇盛期。一树树如紫衣仙子,俏立秋光。杜牧写得好:“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晨露中的紫薇,清新艳美。不与春花争宠,却占尽秋光,自在摇曳,自有仙气。耐得住寂寞,享得了长久——这是杜牧对紫薇的称赞。

  明清时人亦爱紫薇。顾璘在学舍见紫薇:“学宫古苔满阴壁,一株紫薇当户新。矜持幽意故远俗,点缀秋光时近人。”幽静之地,苔藓满壁,一株紫薇勃然盛开,给人眼前一亮。它矜持优美,微风过处,花枝轻垂,又在人前摇曳,甚是亲近。如儒雅师者,迎接学子,等待知音。高攀龙写得更妙:“小窗当北牖,日夕生凉风。最爱竹丛里,忽亚一枝红。”北窗凉风,竹丛掩映,忽见一枝紫薇探出,如在窗前打招呼。红绿相间,灵动可爱,似少年玩伴,又似心仪的爱人,关切你在否、冷否。

  想到近来网络流行词——“提供情绪价值”。美好的植物与动物,便有这等价值。紫薇立在市嚣中,历千尘而依旧炫丽,不仅供人观赏,更予人慰藉。它的长久,它的坚守,它的自在,都给人莫名的安慰。人看花,花看人。千年紫薇,看尽了人间变迁,依旧年年盛开。而我们,能在忙碌生活中驻足片刻,看看这紫薇花,也算是福分了。


编辑:韩敏

绥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