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兵,宁夏彭阳人,种地,写诗,宁夏作协会员。有诗刊发《诗刊》《诗歌月刊》《草堂》《朔方》《牡丹》《六盘山》等。入选多种诗歌选本,获诗探索·第五届春泥诗歌奖。
瓦片
又一个冬天来临,得给棚圈搭上
棚膜
我搭好梯子,棚膜要运上屋顶
父亲在底下扶着梯子,提醒我
注意脚下,小心踩碎瓦片
每次捂好棚膜,总要碎几片瓦
这些很多年前,从很远地方拉来的瓦片
已经没有地方可买,碎了的瓦片
也就无瓦可换。下一个秋天
雨会沿着碎瓦片的地方漏了下来
这一次,我没再说什么
那些胡基垒成的墙,被雨水一再侵蚀
陈年的木檩,早就腐朽
不知它还能不能撑到下一个雨季
但我依然脱下鞋子,小心翼翼在屋顶挪动
在这得过且过的日子里,我们珍惜
每一件物品哪怕它是无用之物
包括,这快要倒塌的棚圈屋顶的旧瓦片
劳作
真正的劳作,是在大风大雨中奔波
昨夜,在打草机旁,机器明亮的灯光下
我递给他们五瓶可乐(这不是特意准备的)
那些和我一样的兄弟姐妹,他们粗鲁的话语
变得温柔,雨正在下
他们的脸上有斑驳的河流,眸子里明灯闪烁
而乌云挡住了星星
我知道,他们永远看不到这首诗。他们叮嘱我:
“在大雨来临前,要把所有干草运回家”
在菜园
铁锹翻动着泥土,一些旧生命就是结束
母亲抓着一把菠菜种子,雨后的
阳光格外亲切
白露过后,万物数着指头过日子
潜伏下的种子,要等到下一年成熟
母亲想得多么长远,早早准备着
明年的蔬菜
而我还不能预测明天会发生什么
周围,野草漫上了膝盖
在我看不见的地下,所有的根须
都准备过冬
这个下午,我看到了结束和开始
我的母亲,只叹了一口气
夕阳照耀着山岗,落日离我们最近
接下来的黑夜,我们会说起另外一些植物
大风
我和母亲收拾着院子里零散的
东西,用大片的蓝色塑料布
把草垛包裹得严严实实
每个春天,都会重复这样的
事情,在一场大风刮来之前
短暂的平静里,我们忙碌着
直到风开始刮了,我们丢下手中活
关好门窗,在屋子里
静静坐着,等大风过后的
暴雨。那种平静,让人心安
在无数次生活的变故中,我们
练习着未雨绸缪,等命运的
重锤落下时,平静接受
无形之手递来的结果
就算一场大风,也能让我们如临大敌
仿佛微澜生活,一颗小石子激起的水花,也要严肃对待
是什么,让我们如此谨小慎微?
是大风,还是这毛刺般的生活?
这样的时刻
太阳西斜,打铁之人远离火炉,黄金的色彩
照在玉米叶片上,我站在中间
——仿佛土地的王
被绿色淹没的是:沾满泥土,和绿色汁液的
牛仔裤,以及数不清的汗滴
但我依然醉心于这样的时刻,黄金的光线
照在黧黑的脸上,一个人两手空空
背着土地上结板的诗句,满心欢喜
——走进黑暗之中
炊烟
多么单调的村庄
依此,省略山路晃荡而过的人影
省略——耕牛,这种珍稀动物
省略,飞过头顶的麻雀
许多细微之物,不再计较
唯有犬叫,是空灵之声,传出很远很远
唯有老人的影子,比纸还薄,贴紧山路
唯有炊烟,怎么扶,也扶不上屋顶
天将晚
夕阳西下是惯用的比喻
晚霞在收拢黄金的翅膀,万物回归本色
一天仿佛一瞬,蚂蚁并没有在原地打转
菜园里,辣椒,白菜,黄瓜都有向上之心
风从原路吹来,一个人有了旧痕迹
一个声音
众生喧哗。我去林中
百鸟飞腾,唱歌或者叽喳
一个时代的合唱团,并不需要听众
我闭眼、侧耳
像是来此地,为寻找一个声音
独一无二的声音
放弃那些写在纸上的话语
打印机上的流水线
可我能听到什么
一个耳朵失聪的人
需要万物沉淀下去,需要寂静
如雪片般砸下来
即景
大雾缭绕,包裹着几滴鸟鸣,老树
在水彩画里
天气预报,深红部分加重
地图的一角暴雨如注
我的田地,荒草不再蔓延
呈现凋零之势
几个孩子在公路上跑来跑去
我加紧写诗,试图堵住
漏风的村庄
谁说书生无用啊,形容词里的
江山,正等着朝阳送来的
无用的黄金
无事书
小南风刮了三天,黄土没有矮下去一寸
树叶哗啦啦,哗啦啦,吹响人世的梵音
鸟儿藏在树丛中,不辨雌雄
不顾生死
——奏响欢歌
玉米顶着太阳,雉鸡日夜巡逻
辣椒,黄瓜,西红柿
都抱有不死之心
枝头上结果,是雨过后的话题
我守着一座山,不动一草一木
成群的蚂蚁,列队出行
看家护院的狗,不出声
骨头失踪
盗贼已做良人
羊儿的咩咩声要叫到天黑
片刻的安静
是青草堵住了嘴
星辰照耀人心,只有黄连用苦讲述世道
梯子搭在去往天堂的路
而时间静止
万物都抱有长生不老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