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要闻 省内要闻 本地要闻 精彩点击 专题新闻 通知公告 猛犸象诗刊 日报数字报 晚报数字报 绥化晚报新媒体
经济新闻 综合新闻 视频新闻 市场监管 黑土副刊 日报头条号 小记者风采 日报公众号 晚报公众号 绥化直播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综合

安达 打好“富农”牌拓宽振兴路

来源:绥化日报 2023-01-17 字体:

  王添玉   特约记者  张睿格
 

  安达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擘画的乡村振兴宏伟蓝图,统揽新发展阶段的“三农工作”,推动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村增色、农民增收。

农业增效,激发乡村发展新动能

  冬闲人不闲。1月12日,在安达市任民镇、吉星岗、老虎岗等乡镇,工人师傅们忙着沟道护砌、打井、架电,为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头连着食品安全,一头连着农民增收。“建设高标准农田不仅有利于农田灌排,还便于机械化工作,有效降低人工成本,既提高了抗灾能力,为农民粮食增产增收打下坚实基础,也提高了群众耕种的积极性和土地流转率。”安达市农业局副局长范秀娟说。“现在我们加班加点地进行打井和架电,为明年三月末开工建设打下基础。”

  高标准农田建设仅是安达提升农业质效的一个缩影。玉米“4090”通透栽培套种燕麦技术喜获丰收、与八一农大合作建设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三减”面积110万亩、建成黑土地保护利用示范区60万亩、粮食总产量突破20亿斤,实现“十九连丰”、规模养殖场达57家、“安达奶牛”获得全国唯一活体地理标识认证,“安达羊草”通过国家级专家组论证......这沉甸甸的成绩都是安达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科技化、产业化、规模化水平的生动实践。

农村增色,绘就生态宜居新画卷

  冬日里,走进安达市昌德镇建设村五村屯,平整笔直的白色水泥道路、整齐划一的银色栅栏、美观实用的路灯令人赏心悦目。

  村民王广德作为“四类人群”,能住上宽敞明亮的屋子、吃上干净的自来水、用上室内卫生间,是他从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按“四类人群”标准享受到政府待遇后,他的这些愿望都逐一实现了。“我在这住了50多年,变化太大了,现在有自来水了,房子也修好了,水泥道、路灯、还有护栏,出门方便多了。”提起自家生活的改变和村里这几年的变化,王广德激动不已。

  群众是乡村治理的主人翁,更是受益者,推进基层“善治”,必须要发动群众“共治”。安达市以整治和改善村容村貌为切入点,将打造乡风文明试点为目标,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效率推进、高标准落实,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去年来,安达市14个试点乡镇、68个试点村全部打造完成,太平庄镇双兴村被评为绥化市乡村旅游重点村,古大湖镇巩固村等37个行政村被评为省级乡风文明试点村。

  除此以外,扎实推进“厕所革命”、改造农村危房1347户、升级改造农村公路169.5公里、推动任民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腾退集体建设用地41.5公顷、新增耕地23.6公顷等一系列暖心举措,都让乡村更美、更宜居。

农民增收,迈上共同富裕新道路

  “从2019年家里土地托管后,我就当上了‘甩手掌柜’,省心又省力!”1月13日,安达市羊草镇保安村村民董黎君拉起了家常,“不用种地,我出去打工,一年少说能拿回来三四万块钱。”

  让董黎君当上“甩手掌柜”的,是安达市晟尔瑞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引进推广的40/90土地托管模式。从种到收,必要的田间管理,耕作、播种、施肥、收获等全部由晟尔瑞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代劳,农民彻底放下了锄头,只需坐等分红鼓腰包。

  董黎君尝到了土地托管的甜头,算起了经济账:我家20亩地,土地托管后,自己不用忙活了,还省了雇佣工人的费用;托管后玉米产量提高了;自己种地时对秸秆的处理很头疼,托管后秸秆不离田,也省了一份钱。“省下的就是赚到的,积少成多。”按董黎君的说法,省钱就是赚到。

  两年来,安达市提升粮食生产、托管服务、特色种养水平,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农村常住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依托专业合作社、农广校、安达技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等载体,多措并举培训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能带富的农村实用人才,通过发展特色种养业带动农民增收。

  “为了解决村民就业,我们聚焦农民工务工和企业用工需求,继续实施春风行动等系列活动,加大对工作岗位归集和发布的力度,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促进就近就地就业。”安达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编辑:韩敏

绥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