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洪伟本报记者廉红
9月10日下午,青冈县69岁的王桂珍女士来到位于城南的靖河国家湿地公园的步道上走圈,阵阵秋风吹过,芦苇飘荡,花儿摇曳,她心情大好:“几年没来过这里了,今天来了心里太敞亮了,真是大变样。”
无独有偶,几位在这里散步的市民说,这里原来是破草甸子、城市污水冲击而成的臭水沟,老远就得掩鼻而过,近年来,县里下大力气改造,这里旧貌变新颜,成为人们休闲游玩的景区。
陪同记者采访的青冈靖河国家湿地公园服务中心主任邵强介绍,公园东起猛犸象文化旅游产业园,西至三林场长山干沟,东西总长14.8千米,河道总长12.65千米,总面积537.4公顷,其中湿地面积465公顷,湿地率86.53%。2014年年末开始治理,多方面筹措资金,县里加大投入,尽力恢复生态,现已建成了青冈靖河国家湿地公园湿地景区、日月湖景区两大景区和中水回用项目,成为我市首个国家级湿地公园,也是全省唯一中水利用的县级国家湿地公园。
青冈县按照保护优先、科学修复、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将靖河湿地公园划分为生态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5个区域进行打造,力求将青冈恢复成松嫩平原湿地保育及合理利用的典范、河流湿地恢复的生态廊道、野生动植物栖息的温馨之所。2016年沿靖河河道重点打造靖河城内中心区、中水回用人工湿地、靖河南岸生态区三处节点景观区,初步形成“玉带串珠”生态景观格局。先后在靖河两岸栽植乔木、亚乔木及灌木、铺设草坪、种植草花及水生植物,目前已栽植了15个品种的乔木、亚乔木1.5万株,栽植14个品种的灌木15万株,插柳25万株,总计505亩,形成了乔灌结合、尖阔结合、景观与生态结合,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生态美景,提高了靖河两岸生态建设水平。
沿湿地公园千米栈道漫步,远望一个又一个首尾相连的水面在阳光下闪亮,青冈人昵称为千岛湖,湖中荷花未败吐芬芳,不时有鸟儿掠水飞起,溅起串串水窝,“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的诗意漫延开来,周围人工种植的芦苇整齐划一,如一排排列阵的士兵。岸边,种植着沙棘果、黄太平、樱桃等果树,三年五载便呈现千岛湖上的百果园的盛景。走着走着,几只蜻蜓随意飞落在记者的肩头,挥之不去。良好的生态,每年吸引来了鸳鸯、红嘴鸥、黑翅长脚鹬、粉红燕鸥、金眶鸻等众多珍贵水鸟在这里栖息,百鸟齐鸣,万类霜天竟自由,展现出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不知不觉前方发现一座小木屋。这里是一个中水回用的处理车间。2015年,青冈实施了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确保湿地水的供给,既解决了给水不足、节约水资源,又缓解了下水压力、减少了环境污染。该项目将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污水通过人工湿地系统进行二次净化,达到景观用水标准。
经过净化处理的水塘清澈见底,成群的锦鲤在快乐地游来游去,水塘外,长廊环绕,彩蝶翻飞,一片片格桑花海绚烂多姿,美丽迷人,与蓝天白云相映生辉,行走处“快云移日转午风轻,绿波翻郁郁”。
从湿地公园景区越过202国道便是日月湖景区,这里是市民放松养心、休闲垂钓、娱乐健身并充分体现湿地景观的休闲公园。该景区总平面布局抽象成猛犸象头部外形,主景点为月牙形湖面和圆形音乐广场,取“日月同辉、阴阳交替、动静相合”之意。进入广场,只见健身广场内,中老年人正在随着音乐跳着广场舞,孩子们滑着轮滑,年轻的父母推着婴儿车散步,沿木栈道赏湖观景,音乐喷泉随着旋律跳跃欢唱。杨柳岸,小风吹送处,一条小河静静地流淌,这就是多年前的臭水沟,现在美丽的靖河,
人类依水而聚不只是生存经验,更加是生命文化。一条水系沿着城市蜿蜒而过,那是城市的灵动和灵性,一袭湿地成为城市的肺,那是贴近人们每一次呼吸的至极快感。青冈人对靖河湿地公园的建设投以热望,那是小河留过门前的童年歌谣再度流连,那是关关雎鸠,在河之舟的情景遥望,那是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情怀畅想。
青冈县政府计划利用3~5年时间,把靖河国家湿地公园保育和建设成为202国道沿线的生态名片和省内地标性的城市生态美景。
太阳渐渐把余晖抛洒,在《我和我的祖国》《我爱你,中国》的背景音乐声中,湿地公园里,人们尽情地享受着慢生活的惬意。那一抹夕阳映照,金柳轻飏,百花芬芳,细波荡漾。历经时光的温养,这里格外宁静谧安祥。傍晚时分,“鸣磬微尘落,移瓶湿地圆。相寻偶同宿,星月坐忘眠。”
这不正是我市“都城地”建设美好生活的一个“桃花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