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于洋本报记者廉红
9月8日上午,秋高气爽。肇东市向阳乡向阳村。
向阳村位于向阳乡南部,由于种植结构单一、交通闭塞等原因,2014年向阳村被列为贫困村,2018年,向阳村成为脱贫出列村。
说起产业脱贫,陶宝庆如数家珍。
抓住电商迅猛发展的势头建立了村电商平台。由多家单位与向阳村共同打造的扶贫经济联合体——向阳村产业联合社,将村里的多家合作社进行整合,与贫困群众进行“多帮一”式帮扶。旗下的网络销售平台,在淘宝网注册绿特食品专营店,以向阳村开荒占草第一人李焕公的名字,注册了向阳村农副产品品牌名,借着品牌农业+互联网的,如今,“李焕公”牌绿特农产品、畜产品、山野菜、干菜等,飞向天南海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知道:肇东有一个向阳村。
今年,这个电商平台与大庆捷报集团的扶贫电商平台合作,授权经销肇东域内的优质绿特农产品,面向大庆消费者销售,推向油田居民餐桌。平台收益用于公益岗位的贫困户开支、村5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年终分红、村民急难救助、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发展资金,分配比例为各20%。随着收益的逐年增加,将合理调整各项支出比例,致力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2018年,向阳村与天生昌商贸公司签订了三年的帮扶协议,由村集体出资26万元,村里的52户贫困群众每户注资5000元入股肇东天生昌粮贸公司,预计每户可分得项目收益金600余元,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还可以到企业务工增收。
村里今年试种的100亩“无腥大豆”,如果可行,将建成“无腥大豆”种植基地,并建设大豆加工厂,将引进的大豆做成豆粉、豆浆等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为让向阳村贫困群众的脱贫之路越走越稳,村两委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又将目光瞄向了农户房前屋后的闲田细地上。贫困户王孝臣说:“小园子有三分地,自家吃不完。村里组织了爱心采摘活动,不少城里人都来我们村认购小园产的绿色蔬菜。两次采摘活动我一共赚了200多元钱,我的帮扶责任人还给我送了20只鹅雏,出栏的时候卖了16只,净挣1000多元钱。”
据了解,向阳村先后举行三次的“我在向阳有菜园”入户采摘认购活动,让向阳村每家菜地都成为致富增收的“聚宝盆”,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单纯的给钱给物的帮扶方式。
走进洁净的欣阳纯净水厂,只见刚刚生产下线的桶装水整装待发。进入肇东饮用水市场,为广大消费者送去健康安全的纯净水,壮大村集体经济,为脱贫攻坚助力。
走在村路上,只见干干净净,不见一根草棍,村保洁员李子贵、郭海文等正在各自的分担区认真地清扫卫生。问及收入,老李乐呵呵地说:“多劳多得,干得好多得。”
陶宝庆介绍,村里采取三种方式保证贫困户持续脱贫。有劳动能力出去打工的给予补贴奖励,扶贫产业可提供一些就业岗位;弱老贫困户参加保洁等公益岗位,人均年增收1000元;对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实施产业覆盖,参与收益性分红。
村委会旁边的人工湖波光粼粼,荷香四溢,一座错层铁桥横亘在湖上。几位老人正在湖边的树荫纳凉。“这里原来是臭水沟,今年村里改造成人工湖,我们不出村就能看荷花。”最引人注目的是阳光地带一大片向阳花,朵朵向阳开放,分明是“好逐秋风上天去”,又恰似“一片丹心向阳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