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要闻 省内要闻 本地要闻 精彩点击 专题新闻 通知公告 猛犸象诗刊 日报数字报 晚报数字报 绥化晚报新媒体
经济新闻 综合新闻 视频新闻 市场监管 黑土副刊 日报头条号 小记者风采 日报公众号 晚报公众号 绥化直播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要闻

曲项向天歌

来源:绥化日报 2019-09-05 字体:

曲项向天歌

——兰西县发展大鹅养殖助力脱贫攻坚侧记

特约记者牛铁男

  8月12日,记者走进兰西县北安乡平安村杨俊伟的养殖场,看到白鹅成群结队或在岸边嬉戏,或在水池中游玩,上千只白鹅形成一幅壮观的场景。“我今年养的7000多只大鹅已卖出4000多只,赚了10多万元,剩下3000多只大鹅再养个把月,也能卖上个好价钱。”脸上洋溢着喜悦笑容的杨俊伟向记者说。

  近年来,兰西县稳步推进畜牧产业发展,扩大大鹅养殖规模,实行种草养鹅、玉米地养鹅模式,引进鹅禽产品加工企业,推进了大鹅养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发展势头迅猛,脱贫带动效果明显。截至目前,全县共有规模养殖场6家,鹅禽孵化场4家,大鹅养殖专业户和散养户1.2万多户,玉米地特色养鹅1000只以上19户,大鹅饲养量达到260余万只,商品量210余万只。

  杨俊伟是平安村出了名的养鹅能手,经过几年的摸索,积累了不少成功养鹅经验,大鹅生长快,出绒多,绒毛好,加上鹅本身抗病能力很强,比养鸡风险小,比养猪、养牛的投入也少,短短几年间,他通过养鹅富裕了起来。在这几年里,杨俊伟从开始的1000只鹅养到现在的7000多只。为了让鹅肉质嫩,他采取放养的方式,一年下来就能赚30余万元。在致富的同时,杨俊伟不忘乡亲,带领周围的村民一起散养大鹅,一起增收致富。

  据悉,该县大鹅养殖产业一直保持逐年增长态势,尤其是近两年,通过采取重点扶持机制,与科研院所合作共建,有效推动了大鹅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在技术推广方面,利用天然草原推行科学养殖,还推广了种草养鹅模式,不仅有效提升了养殖效益,而且提高了规模养殖水平。

  临江镇鹏鹄牧业有限公司是当地老牌的大鹅养殖企业,通过大鹅养殖成功带动了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该公司最早于2008年6月份在临江镇伟河村建立了养鸡合作社,由于当时养鸡市场不景气,入不敷出。2012年,企业根据养殖业的市场状况,转型为鹏鹄牧业有限公司,开始大鹅养殖。企业转型后,主要采取是肉鹅放养、保价回收成鹅,种鹅放养、保价回收种蛋等营收方式。公司现有种鹅1.1万余只,年产优质种蛋35万枚,年孵化鹅雏40余万只,鹅雏主要销往大庆、哈市、肇东、绥化等附近周边市县,年销售收入可达350多万元,是兰西县大鹅养殖龙头企业之一。

  据了解,鹏鹄牧业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采取“一扶多”模式,利用贫困妇女的小额贷款政策,获得妇女贷款,同时利用自己厂房为贫困户做贷款抵押,获得贫困户贷款,先后共获得贷款100余万元,用于扩大肉鹅孵化和养殖规模,贫困户则利用贷款在合作社入股分红。“一扶多”既帮助企业解开了扩大养殖规模缺少资金的难题,也让贫困户有了脱贫项目,实现了互利共赢,每年可扶持28户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2018年底,该公司为贫困户发放红利13.69万元,使45户贫困户实现了每户每年稳定增收3000~4000元。

  “去年村里安排我到鹏鹄牧业打工,我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这两项加起来年收入达到2.5万元。”临江镇富河村贫困户段永喜高兴地说。

  下一步,鹏鹄牧业将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将养鹅产业做强做大,带领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预计到2019年末,还能带动20户贫困户,共计带动65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编辑:桑胜东

绥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