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腊月,就是年。
孔庆凡忙年忙得跟别人不一样,他给村民准备一份春耕“大礼包”。
孔庆凡,庆安县同乐镇同发村党总支书记,1月12日,腊月初三,记者见到孔庆凡时他正忙着统计各家各户今年春耕所需农药化肥数量。
“每年,购买农资,都是各自为战,今年我准备集体团购。”
孔庆凡说团购最大的好处是可以直接跟厂家交涉,在价格和质量上跟厂家“叫板”。“我们现在已经统计了800吨,还在继续统计,到1000吨,就是大客户,可以跟厂家谈条件。”大客户返点,孔庆凡按2:2:6的比例,分给联系人、农户和村集体,集体赚大头。
同发村原是一个空壳村,2008年,孔庆凡刚接村党组织书记时,集体经济十分薄弱,负债总额高达122万元,其中高息抬款本金达70多万元,全村总产值只有600多万元,人均收入不到1200元。
“手中无米叫鸡不理”,村干部在村民中间没有威信。
孔庆凡上任后大刀阔斧地对资源、资产进行清收,与干部进行“约法三章”,并从自己和村干部的亲友、“屯大爷”入手。仅用了20多天时间,就将全村所有地块测量了一遍,共清出不合理承包地6000多亩,全部竞价发包出去,当年就多收入72万元承包费。
为了能够使同发村的资源更大的发挥优势,孔庆凡带领党员群众,经过10多年的努力,把4700多亩荒山种植了樟子松等优质木材,与村民实行按股分红。目前,经专家估算林木估价达到1300多万元,到2027年采伐期,村里可实现分红收入800多万元,现在真正地成为了同发村的“绿色银行”。
依托林区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2014年全村木耳种植户达100户,种植面积达200亩,并建立木耳栽植科技示范园区1处,促农增收300多万元。
结合同发村靠山优势,孔庆凡带头招商引资,引导本村党员带领农户成立农特产品小加工企业3家;他通过对外沟通联系,先后引进超千万产业项目3个,其中伊春客商投资5200万元的蓝宝贝饮品加工项目,年可实现利税300多万元。
在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的同时,孔庆凡与村干部想方设法拓宽致富新路。首先要在科技种田上下功夫,孔庆凡主动出击,与原省农科院院长韩贵清联系,邀请韩院长来村里给农户讲授科学种植新技术,并在把韩贵清院长聘请为同发村“荣誉村长”。几年来同发村共引进、实验和推广了大豆窄行密植平播、高油高蛋白大豆、水稻钵体育秧、两段式育秧等科技种植新技术,使亩均单产增产30%。
同发村率先在全县开展了土地规模经营的尝试,实行土地集约规模经营,坚持以特色高附加值产业为富民增收主导。经过两年的运行,全村土地实行规模经营面积已达2.49万亩,使全村1200多名劳动力跳出土地搞增收。
鼓励村干部带头前往建三江承包土地,是同发村富民增收的另一个路径,目前已发展到260户,承包土地近6万亩,户均增收10余万元。
借助依山傍水,环境优雅、空气清新的自然优势,同发村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引进外地客商,投资建设了华福生态山庄和秀水生态山庄,带动附近村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到2015年末,同发村积累达到655.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5万元,实现了从空壳村到富裕村的华丽转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