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要闻 正文
肇东“一帮一”精准脱贫一个都不能少
http://suihua.dbw.cn   2016-04-17 21:29:14

  东北网绥化4月17日讯  一个小院,三小间干打垒土房,一堆玉米瓤子。这是肇东市宋站镇合胜村前孙家屯贫困户宋兴玉的家。

  走进屋里,他50多岁的妻子马金华犯了心脏病,正在炕上躺着静养。“宋师傅,你年岁大了,外出打工不方便,趁现在玉米价低,猪行好,把猪养起来。城里人喜欢吃‘笨’养的,再散养些鸡、鸭、鹅,年节啥的都能卖上价,既照顾了病人,又找到了赚钱的营生。”宋站镇副镇长董宇说。

  接过话茬,合胜村党总支书记王凤说,“老宋,种地的种子、化肥我负责赊回,过些天我再帮你抓仔猪,我养20多年猪了,有经验、懂技术,销路我都管,你就放心养”。唠着农家嗑,王凤走到仓房前瞧了瞧,“这四五十平方米的地儿可以养20头猪,一年两茬多,保你脱贫致富”。“那敢情好,大伙这么帮我,为我脱贫的事忙前忙后,关键是给了条绿色养殖致富的路子”。61岁的宋兴玉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

  为此,肇东市抓住精准扶贫“怎么扶”的问题,充分发挥市直单位和广大党员干部人才、技术、项目、资金、物资、信息等优势。从实施整村推进扶贫、特色产业扶贫、龙头企业扶贫、就业创业扶贫、新型经营主体扶贫、电子商务扶贫、乡村旅游扶贫、公共服务扶贫、部门包扶扶贫等九个方面入手,引导贫困户向旱改水上调、向绿色有机上调、向特色种植上调,发展棚室蔬菜、杂粮杂豆、畜禽养殖、食用菌栽培、中草药种植、传统手工艺等高收益特色致富项目,使贫困户在结构调整中增收致富。同时,利用国家整村推进项目专项资金,协调解决贫困村的饮水、道路、危房等问题,完成780户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并根据贫困户实际,在项目脱贫、劳务输出和低保保障等方面研究脱贫路径,完善“公司+基地+贫困户”、“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真正引领农民脱贫致富。

  那么,合作社在脱贫中能发挥怎样的效应?肇东市昌五镇协调多家农业种植合作社,带动引领100余户贫困户带地入社,合作社+贫困户找准了产业扶贫的“药引子”。贫困户孙殿和与妻子有17亩耕地,但由于老两口体弱多病,已无力耕种。如今,在市镇村包扶组的协调下,孙殿和将自己家的土地全部流转给福成种植专业合作社。“每亩地年保底收入550元,钱已经拿到了手里,再加上年底每亩地200多元的分红,预计今年可实现纯收入1万多元”。贫困户孙殿和露出了笑容。据福成专业种植合作社负责人王福成介绍,合作社依托“家乡一品”酸菜项目,带动三街村、金安村贫困户40户、入社土地1100亩,种植两茬订单白菜,亩可增收1500元以上,力争让贫困户早脱贫、快脱贫。

  市委常委、肇东市委书记李元学说:“精准脱贫,一个都不能少!既能‘站起来’、更能‘走得远’。因村施策,落实贫困村脱贫措施;因户施法,强化贫困户造血功能。现在,市直百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包村、千名干部包户、万名党员参与帮扶现有省级贫困村23个。今年,要确保完成3个省级贫困村和7500名贫困人口脱贫任务”。

 
作者: 霍永祥 车彦旭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刘聪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