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4月14日讯 今年初,勤劳镇引进自然人黄冬来投资600万元建设了冬来食用菌种植基地,建成花菇栽植大棚100栋,吸引10户农民入股种植花菇150万袋,年产干菇6万公斤,户均增收10万元以上。计划今秋再扩建100栋,吸纳40户农民入股经营,年可实现利润900万元。
大力发展食用菌等特色经济产业,是勤劳镇党委、政府按照庆安县委提出的“百招十万”发展农村经济的战略思路,引导组织农民多途径拓展增收门路的实际举措之一。镇党委书记郑彦威说,着眼市场需要,组织引导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民调整种植结构,由种得好向销得好转型,增加农民收入。
打造高品质水稻基地,做强水稻主导产业。勤劳镇南靠呼兰河,支流欧根河流经全境,水稻生产全部自流灌。今年推进旱改水5000亩,使全镇水稻面积扩大到12.7万亩。以曙光村水稻高产园区为项目区,引进黑龙江鸿基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打造6000亩高品质水稻基地,重点发展绿色有机大米。以安稻庄园水稻专业种植合作社为主体,投资4600万元建设种植仓储烘干的企业,与农民签订8000亩订单,以市场保护价收购。耘丰粮食购销有限公司与50户农民签单发展4500亩有机大米,与20户农民签订1200亩玉米回收合同。嘉顺米业实施“企业+基地+农户”模式与63户种植大户集约经营水稻7500亩。争取扶贫资金1000万元建设黏玉米保鲜冷库,通过公司化销售,提高农产品身价,户均增收1万元。
以食用菌为主导,放大特色经济产业。冬来食用菌基地可使300亩耕地由种玉米转成种花菇,收益相当1000公顷玉米的效益。勤朴村党员吕继平投资60万元建设食用菌种植基地,组织4户贫困农民带地入股种植木耳,计划再投资55万元建设大秋盖食用菌种植基地,打造专业村。曙光村“两委”干部带头,利用水稻育秧大棚发展辣椒、白菜等经济作物种植,腌制朝鲜族风味咸菜、辣白菜、泡菜等。以飞翔农机合作社为牵动,引带近20户农民种植谷子、黏玉米、香瓜、黄豆角近300亩。
利用闲置宅基地和资源发展养殖园区,以规模带动绿色养殖业效益提升。这个镇利用闲置的宅基地、棚室等和丰富水面、草原等资源发展草食畜牧业,规模化养殖带动普养上水平。全镇规划了生猪养殖、肉牛养殖、肉鸽养殖、大鹅养殖、稻田养鸭5个园区,一批养殖场和专业养殖大户纷纷开始项目准备,野猪、肉鸽、溜达鸡等特色养殖开始进入园区。借助扶贫政策争取了2000万元建设大鹅深加工项目,可带动150户贫困户养殖大鹅20万只,户均增收4万元。曙光村利用7屯并一村的宅基地发展肉牛、生猪养殖,引进大户建设专业养殖园区,已有500头肉牛养殖场项目开始启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