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经济 正文
李洪源 打造循环经济型家庭农场
http://suihua.dbw.cn   2016-03-30 22:05:28

  李洪源家的牛肉,在绥棱县城很有名,备受消费者“宠爱”。那么,怎么能卖得好呢?让记者带你走近李洪源,一探究竟。

  3月2日,初春的北国依然感觉有些寒冷,可在绥棱县金兰农贸市场68号摊位前人头攒动,搅散了这初春的寒意。

  “我要二斤牛腩。”居民岳景芬是这家牛肉店的常客,这不一大早就来了。她说,来晚了牛腩就没有了,这儿牛肉“绿色”的,吃着放心。

  记者问埋头干活的店员顾永庆,怎么能看出这儿牛肉是“绿色”牛肉呢?店员抬头指着旁边牛肉上还没有剃下来的牛油说,粮食喂养的牛,每头会出60斤左右的牛油。添加饲料喂养的牛只长精肉,没有太多牛油。顾永庆补充说:“年前年后卖了七八十头牛,最多时候一天能卖3头,每斤38元。想买牛头都得预约,牛身上都是‘宝贝’。”

  这家摊位就是李洪源的。

  记者随即追根溯源,驱车从县城出发,向东北行40公里,来到位于绥棱县国有林场管理局三吉台林场道口站边上的馨源家庭农场,主人李洪源早已等候在门口。

  李洪源是土生土长的三吉台林场人,初中毕业就到辽宁服兵役,退伍后回到林场,在县城开了家木材加工厂,这一干就是十五六年,企业做得那是响当当的。李洪源之所以带着挣的钱回林场投资,想为家乡做点事儿。2013年,李洪源以198万多元租赁县国有林场220公顷土地,开始建设馨源家庭农场。目前,馨源家庭农场占地面积4.6万平方米,建起3栋育牛舍、1个酿酒车间、1个青贮窖,土地规模经营面积已经达到近400公顷。

  发展循环经济,是馨源家庭农场主经营的最大特点。用李洪源的话说,就是规模种地、粮食酿酒、酒糟秸秆育牛、城内开店销售。一条链下来,种地不花钱,养牛不花钱,一头牛最后能净挣7000元。

  李洪源说,地主要种植玉米、水稻和大豆。玉米主要种黏玉米,黏玉米5月10日左右种植,8月份收割,大棒的黏玉米卖了,小棒的黏玉米和秸秆做青贮直接入窖。普通玉米秸秆还田,玉米烘干做牛饲料,还有一部分玉米用来酿酒。卖黏玉米的收入,就解决了种地成本,每亩还能剩余133元钱。

  边说边走,李洪源领着记者参观了他的农场。

  走进酿酒车间,记者看到偌大的酿酒窖池已经酿过一茬酒。李洪源说:“建白酒加工车间的目的是酿酒产生酒糟,酒糟育牛,牛粪压绿肥上地。我用1000吨玉米可酿3000吨白酒,产近800吨酒糟。一头牛一天需要的饲料是7斤玉米,30斤酒糟,20斤青贮。”

  李洪源还说,小烧“二锅头”酒能卖到每斤15元。

  至此才明白,李洪源家的牛肉之所以卖得好,是因养得好。在这个牧场,所有农产品的“边角料”都可再造升值。

  走进牛舍,红百花、黄白花等近百头牛正在饮水。李洪源说,这些都是西门塔尔、夏洛莱和利木赞等上好品种的牛,去年出栏1000多头,就剩下这些了。记者屈指算算,李洪源今年收益不菲啊!

  李洪源说,牧场主要育肥3岁左右的牛,一年两三茬。这样的牛,牛肉细嫩、口感上佳,十分畅销。为确保饲养安全,安装了可追溯的监控系统,用电脑和手机,就可随时掌握牛的成长过程。

  栽得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李洪源的牛养出了名气,也卖出了门路。李洪源说,最近正和绥化中科众创智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洽谈合作事宜。众创公司有意投资8000万元建设高标准的养牛基地,采用订单式饲养,在哈市开百家连锁店铺,年出栏达到万头。

  李洪源说:“如果项目进展顺利,我们也将投资整合4家绥棱最大牧场资源,成立联合社,真正实现产、加、销一条龙,将绥棱的‘绿色’肉牛摆上大城市的餐桌。”

  3月10日,李洪源打电话告诉记者,众创公司5000万元投资款已经到账,具体事宜正在进一步商榷中。

 
作者: 蔡平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王晨昊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