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综合 正文
风雨从警路 巾帼情更深
http://suihua.dbw.cn   2016-03-30 21:22:39

  ——记绥化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支队长吴岫芸

  30年风风雨雨,每一个警徽相伴的日子,作为一名女警,她巾帼不让须眉,在艰难中卓然而行;青春伴着花开叶落,秀发被岁月的风霜染白,她抖落风尘,深情地爱着每一个对她微笑或求助的百姓;手擎威严的利剑,她往往忽略了自己女性的社会角色,将自己的意志熔铸成钢铁的锐气,坚守神圣的国门。女人如花,因为她有万般柔情;女警铿锵,因为她铁血忠诚。当深情的热爱与执著的坚守被一座座奖杯镌刻在岁月的旅程上,她已经成为一座路标,见证了一个女人如警徽般绚烂的从警历程。她,就这样匆忙地行走或微笑地伫立,在绥化市公安局外事办证大厅,大家都叫她“吴大姐”——吴岫芸。

  作为绥化市第一名女片警,她冒死冲进浓烟中,拖出了滚烫的煤气罐……

  年逾50的吴岫芸,上个世纪70年代末投身警营,当时的警察工作十分辛苦,家人和朋友都十分不解,她为什么如此执著,非要穿上一身警装,去做全市第一个女片警。时间长了,人们渐渐地理解了,吴岫芸的内心早就有这样一个愿望,错过了当兵的机会,穿一身警服也可以圆她自由的梦想。如同男孩子般刚强性格的吴岫芸,能吃得了一般人吃不起的苦,“不管干啥,能当警察就行!”就这样,在绥化市公安局团结派出所辖区一个平房区的小巷里,居民们怀着诧异的眼神,每天开始打量这位走起路来带着风声的女警察。

  那是一个夏天的傍晚,当吴岫芸走到7委15组时,突然发现张老太太家的窗户向外冒出滚滚的黑烟,“不好了,着火了!”吴岫芸边喊边跑,当来到张老太太家的院外,却怎么也推不开院门,原来老太太忙着做晚饭,用煤气灶烧上一锅水后出去买菜,临走忘了关火,却没有忘记锁院门。吴岫芸急了,扳着张家一人多高的板障子跳到院里,拽开门就冲了进去。当左邻右舍的人听到吴岫芸的呼喊,也都跳进院子时,看到吴岫芸双手拖着滚烫的煤气罐破门而出,屋里的烟火熏得她满脸挂黑,大家也七手八脚赶来端水灭火,一场险情过去了。当张老太太拎着刚买来的菜连跑带颠,带着哭腔赶来时,吴岫芸已经开始和大伙帮她收拾残局了。看到这个化险为夷的场面,老太太眼泪刷刷地流了下来,嘴里不停地念叨:“可得感谢你呀,遇上这么个好闺女,你胆子也忒大了。”

  提起吴岫芸的好,当年的居民至今还对她直竖大拇指。

  吴岫芸参加工作时,国家正处于计划经济时期,落户、进城是件大事。在吴岫芸的辖区,有一个青年张某因参与斗殴伤人被判刑入狱,这时张某的孩子已到了上学的年龄,可他的妻子和孩子是呼兰县农村户口,要想落户,根本没有希望,没有户口,孩子无法入学。吴岫芸看着每天愁苦的张某的妻子和孩子,心里也十分着急,她一边劝慰这边的母子不要着急上火,一边让张某的妻子转告正在服刑的丈夫安心服刑。在以后的一个多月时间,吴岫芸跑前跑后,调查了解情况,向所里汇报,终于为母子俩上了户口。一年多后,张某因表现突出被提前释放,回来后的第二天就带着妻子、孩子专门到派出所找到吴岫芸道谢。

  辖区有姓金的一对姐弟,因为父亲过世早,母亲体弱多病,没有工作,也管教不了两个孩子。这两个孩子过早地进入了社会,染上了流里流气的坏毛病,到处惹事儿闯祸,谁也管不了,姐姐还因为打架被劳动教养了三年,左右邻居都避而远之。吴岫芸没有对他们另眼相看,经常去找姐弟俩谈心,帮助他们买粮买油,收拾屋子,使姐弟俩感受到了母亲般的关爱。从此,洗心革面,走上正道都找到了工作,后来各自结婚成家,对母亲还都十分孝顺。这些虽是如烟的往事,但每每想到那些曾经有难处得到她帮助过的人们,吴岫芸的内心还是充满了欣慰,因为毕竟在她从警的路上,她以自己的行动传承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红色基因,与群众同悲戚,以自己的艰苦为乐趣,这正是一代人民警察最为可贵的品质。她可以照顾孤寡老人,给他们端屎端尿,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她可以为了居民孩子的安危整夜守在医院里,帮着垫钱挂号联系大夫、跑前跑后不知疲倦,唯独对自己的家人和孩子充满愧疚。

  一次,丈夫出差,她也要去走访取证,6岁的女儿无人照顾,吴岫芸心一横,将女儿独自锁在了家里,本打算中午回来再给孩子做饭。谁知那天工作特别不顺利,在半路上自行车还坏了。当她推着车子回到家时已经天黑了,打开房门看到的情景是:6岁的女儿蜷缩在角落里,脸、手、眼睛都黄了,她赶紧将女儿送到医院。医生说孩子饿了,误服了几包双黄连口服液,孩子太小,这种药吃多了也是很危险,看着孩子楚楚可怜的样子,吴岫芸再也崩不住了,眼里流出了酸楚的泪水。

  吴岫芸柔情似水,但遇到案件却浑身剑胆,她在走访中得知辖区一处房屋内可能藏匿着在逃杀人嫌犯,为彻底摸清这个人的身份,所长决定让吴岫芸和另一男同事化装成姐弟以租房的名义去摸底。吴岫芸从容淡定地敲开了出租屋的房门,经过几个回合的旁敲侧击,很快从罪犯的遮掩中发现了破绽,她的战友当即给这名犯罪嫌疑人戴上手铐。搜查时,在罪犯的枕头下面搜出了一把两尺多长的片刀,吴岫芸的化装侦查危险系数可想而知。

  只有真实的故事,才能沉淀为记忆,当记忆浓缩成一代人的奋斗历程,这历程就会成为闪光的精神。吴岫芸作为见证了共和国警察那段辉煌历程的女警,雨雪风霜,都深深地镌刻进自己的年龄,化为她未来成长厚重而坚实的前进动力。

  守卫国门20余载,经过她手中审核、审批的证照达50余万本,无一差错……

  1997年,吴岫芸因工作出色,被调入公安出入境管理战线。她从基础学起,克服重重困难,凭着一股韧劲,一点一点地积累,很快成为业务能手。出入境管理业务繁多,每天与不同口音不同脾气的群众打交道,遇有群众不理解、发牢骚的时候,吴岫芸这个刚强的女人常常会变得特别能容忍。

  一次,一名从外地回来办理自己和孩子护照的男子,由于不理解未成年人须单独办理护照的规定,满脸怒气地将手上的材料摔向工作台,然后拍着桌子出言不逊。吴岫芸十分冷静,微笑着解释说:“你可能不太了解有关规定,不要生气,坐下慢慢听我给你解释。”这样一来,使这位还想继续暴跳如雷的男子消除了怨气,当他听完了吴岫芸耐心而清晰的解释后,服气了,对吴岫芸说:“大姐,我错了。不好意思,给你道个歉。”吴岫芸笑着说:“谁办事都着急,但国家有国家的规定,法律有法律的界限,你们出国也是中国公民,爱国守法就得从办护照这样的具体事做起。”寓理于情、将心比心,又严格执法,吴岫芸已经从一名普通的民警成长为护卫国门、坚定而热情的执法者。

  外事部门是公安机关的一个职能部门,但在吴岫芸看来,外事无小事,涉及国格和人格,自己的岗位不仅仅是公安机关的一个窗口,更代表着国家的形象,她就是这样敬畏着国家的尊严,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守卫国门20余载,经过她手中审核、审批的证照达50余万本,差错率为零。50余万,这看似枯燥的数字,每个数字都凝结着她无数的心血和汗水。再苦再累,她从不抱怨、从不服输,像一个男人一样摸爬滚打,永不气馁。

  2011年初,出入境管理处接到上级指令,要求尽快遣返两名某国非法入境妇女,吴岫芸和处里的一名女同志负责押解前往目的地。路上这两名妇女极不配合工作,其中一人患感冒发烧,吴岫芸努力与这两人沟通,并在沿途为她们买来食品、药物,以一位母亲和长者的热情关照,感化她们,使她们情绪渐渐平复。车子进入山区后,后方有一辆轿车突然超车,但由于前方路况不好,超车后这辆车又突然减速,导致押解车辆为躲避前车冲向左侧路基,这是一次十分危险的旅途。当押解的车辆停稳时,大家才发现再有两米就是深不见底的山涧,吴岫芸带领同车的人一道扒雪、推车,花费很长时间总算把车推到路面上,到达目的地时,已是晚上6点。感受了吴岫芸的关爱、体会到了吴岫芸坚强与果敢的两名外国妇女含着热泪,远远地向吴岫芸挥手告别。

  对工作永远保持着火一般的热情,走起路来铿锵有力,做起事来严格认真。不论是同事,还是熟悉她的人,都敬佩她的勤奋、能干,又敬畏她的严格、认真,都能深切体验到她待人的直爽、真诚,“吴大姐”,这发自内心的尊重,无论在同行还是外来的群众,都是一个需要靠自己公道正派、无私无畏来赢得的一个真诚的称谓。

  在鲜花与荆棘相伴的路上,她以执著与坚毅锻造了一个勇争一流的团队……

  一个人,若能成就一番事业,往往需要这个人具有头雁高飞的勇气,更需要有引路者的热情和感召的力量,在警察这个行业里,多年来就是有像吴岫芸这样既富有个人的创造力,又能以榜样的力量召唤着战友一道前进的楷模,才锻造了队伍,形成了一条条磅礴的溪流,不断汇集,不断前行,从而造就永不言败、勇争一流的警魂。

  2013年,吴岫芸扛起了绥化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支队长的重任,此后,她更加繁忙劳碌,工作夜以继日,以榜样的力量和无私的人格魅力,带领团队,勇争一流,大胆创新,不断改进服务方式,为推进绥化出入境管理工作走向全省先进行列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和汗水。这个支队先后获得全市“政法系统先进集体”、“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巾帼文明岗”、黑龙江省“青少年维权岗”等荣誉。2015年被授予全国“青少年维权岗”,并先后荣立集体三等功一次、集体二等功一次。吴岫芸先后获得全省“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标兵”等10多项荣誉,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个人二等功。

  每一枚奖章,都记载着一路艰辛,都书写着无限忠诚。

  几年来,吴岫芸每天都超时工作,白天审核业务,傍晚要整理一天工作情况,还要抽时间和民警谈心,规划第二天的工作。早晨起来到单位第一件事就是总结头一天的工作,带领民警做做操,中午有时还要为生病或者身体不适的女民警替班。近几年,随着社会的进步,入境人员激增,管理业务量成番论倍地增长。既要保证审核工作不出纰漏,更要保证审核快捷便利,工作强度和难度可想而知。即便如此,吴岫芸每年都要深入各县(市)区的外事管理基层单位,协调督促改建办公大厅,规范工作管理,改进工作环境,全市办证大厅面貌焕然一新。为了改进基层基础建设,她曾多次清晨驱车出发,深夜才从乡下返回,基层每名民警的工作态度、每个单位的一草一木都牵动着她的心。她以极大的热情,感染了方方面面的同志,很多县(市)区公安局的领导,望着她风尘仆仆的身影,临走时都表示“吴大姐,请放心,你关心的事,我们一定会办好。看到你这么劳累,我们都很心疼。”就这样,绥化市外事部门警力仅3年就增加了近3倍,在全省率先推出的按需申领、电子审批港澳定居工作正式得到了省公安厅的认可,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

  心疼吴岫芸的还有每天和她一起工作的年轻人,她是一位严谨、严厉的领导,但生活中她更是一位好大姐、好阿姨。她对身边的每一位同志都体贴入微。近几年,有多名新警到岗,有5名民警家住在外省市,吴岫芸就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他们的生活,为他们解决食宿困难,替他们的婚恋问题操心。每逢传统节日,外省市的小民警不能回家,吴岫芸便从自己家里带来应节的食品和礼物送给他们,让这些刚刚走出校门的孩子感受到了单位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初春时节,办证大厅停止供暖后,她担心窗口办证的民警受冻,就给每名民警买来热宝;夏天热了,她会时常给民警买来冷饮和西瓜;看到在大厅工作的民警长时间看电脑视觉疲劳了,她又买来了眼药水。2013年,支队有3位女同志怀孕,吴岫芸像母亲一样对她们的关心更加细致,感动得她们直至临产在即,仍坚持留在工作岗位不肯休息。吴岫芸以无私的爱培育着出入境管理支队这个优秀的团队,使其成为绥化市公安局一面旗帜。

  对同志真情似水,对群众更是满怀深情。走进全市所有外事窗口,你很快就会感受到这里的热情与周到,一杯茶水、一副眼镜、一张示范表格,公开的办事图板,节假日的绿色通道,都会使你像回家一样,文明、和蔼、亲切的接待让人倍感温馨。尤其是在逢年过节这样的传统法定假日,出入境管理部门都会有人接待外出返乡探亲的流出人口办理证照。吴岫云总是这样嘱咐她的同事:“在外打工的人回家一趟不容易,咱们少放两天假,多加一会儿班,就可以让他们少跑几趟顺利地把手续办完,干了警察这一行,就得多为人民群众着想。”吴岫芸就是这样想了群众又想同事,其实这些年加班最多的是她。“干工作就要干出样子。”这是她常常发自心底的最执著而朴实的话语。

  做一名好警察,让领导放心,让同志舒心,让群众开心。吴岫芸从警路上走过风风雨雨,吴岫芸以对事业的一片诚心,对警徽的一片忠心,倾注了自己的深情。当一个人把自己的职业看得比自己更重要的时候,有谁会不对她这个纯粹而刚强的女警肃然起敬呢?

 
作者: 逯春生 谷海新    来源: 东北网--绥化晚报     编辑: 刘聪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