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还没有到,离大学开学还有些日子,但很多在家度寒假的大学生已经急切地盼望着开学。离开父母那么多日子,刚回来就想着返校,这让很多做父母的倍感纠结。一些教育专家认为,这是学子们对不太和谐的家庭生活的一种自我逃离。
在家呆着觉得很烦
春节鞭炮的硝烟还没有散尽,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读书的高同学就开始给在北京的同学打电话,询问学校的后勤什么时候上班,说现在就想回学校,实在不想在家里呆下去了。其实,与高同学有相同想法的大学生不在少数,很多同学的感受大体相同:在家烦得很,不想理爸爸妈妈,与其放假在家里无所事事听父母唠叨,还不如早点回学校与同学快乐相处。
烦恼缘于父母的求全责备
“放着好好的家里不住,非要快点回学校去,根源大多是父母的教育出了问题。”一位退休高级教师马老师说。
寒假春节走亲访友与人客套寒暄,这是大中学生最不喜欢的事,在这样的场合,大人围绕孩子们的话题不是读书考试就是寻工作、找对象,而这恰是孩子们特别想逃避和不愿与长辈交流的问题。
现在有些孩子特别怕在家里与父母相处,捧个电脑吧,要被父母骂怎么玩个不停,其实大人也不想想,孩子在家不玩电脑玩什么?难道是要帮父母烧饭烧菜才满意?有家长见孩子总不出门,又骂他们太宅;孩子想出门找同伴玩,又要被骂心太野。偶尔躺着看会儿书吧,也要被骂怎么不坐端正看书。反正左也不好右也不好,站也不是坐也不是。马老师说,有些家长特别是当母亲的,在家庭生活中往往过多聚焦在孩子的一言一行上,甚至总把孩子“定格”在10来岁的年龄段,这要管那要管,一天到晚不停地对孩子的行为做评说,只要看不顺眼就要责骂,弄得两代人火气都很大,在这样的家庭里,孩子不选择早点开学回校才怪呢。
对于紧张的家庭氛围,马老师建议,除了家长要掌握一点必要的教育技巧,多关注一下孩子的身心发展特征外,另一个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闭嘴”,对孩子少一点求全责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