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一辆装满大鹅的货车从庆安县盛兴大鹅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出,向哈市方向驶去。这个合作社负责人王家兴告诉记者:“这200只大鹅都是以每斤15元的价格卖给了哈尔滨的笨锅炖一类的饭店,现在正是吃大鹅的旺季,销售十分看好。”
盛兴大鹅养殖专业合作社位于庆安县欢胜乡永进村,是一家集种鹅繁育、孵化、养殖、销售为一体的民营企业。从2008年合作社成立到现在,社员由当初的20户发展到520户,年孵化鹅雏35万只,销售商品鹅28万只,纯收入560万元,并且带动全县5000多户农民养殖大鹅,促农增收1500万元以上。
为使大鹅产业健康发展更加富民,他们优选品种,引进皖西白鹅,对东北白鹅进行杂交改良。合作社每年都对东北白鹅进行提纯、复壮,防止东北白鹅退化。他们充分利用皖西白鹅体型大、耐寒耐热、抗病力强、肉质鲜美、羽绒蓬松柔软等特性,对本地东北白鹅杂交改良,培育出生长快、抗病力强、饲养期短、出栏体重大的良种杂交鹅。“我们饲养的皖西杂交鹅平均体重9斤,比本地白鹅重1.5斤。按现在的市场价格,每只鹅就可增加20多元的收入。”说起良种杂交鹅的优势,正在投放饲料的饲养员相当自豪。
“鹅雏孵化过程中,要做好温、湿度控制。入孵前期高、中间平、后期略低、出雏时稍高。30天雏鹅就开始出壳,每4小时就要捡一次出壳毛干后的雏鹅,放入铺有柔软稻草的雏筐内,将蛋壳清理干净后,再将未出雏胚蛋并拢保温,直至出齐。出壳12小时后,即可注射新型卵黄抗体,送入育雏室进行雏鹅管理。”对鹅雏孵化的技术,王家兴熟练于心,娓娓道来。
“大鹅生长好不好,饲养管理很重要。雏鹅入舍后先饮水,保证雏鹅都喝到水后便可开食,3日龄后可单独喂些切碎的菊苣饲草。35天后,中鹅已经适应外界温度,白天可锻炼在鹅舍附近放牧,中午可嬉水1~2个小时,每日饲喂4次,精料可占主料20%~30%,青饲料随着日龄的增长逐渐增加。”王家兴说,只有对大鹅饲养做到精细管理,才能出效益。
他们采取种植优质牧草的方式降低饲料成本,以饲草为主,适当补饲少量精料,每亩优质牧草饲养肉鹅150只左右。他们还利用秸秆微贮饲喂种鹅,不但节约了饲料成本,而且秸秆微贮中的益生菌还大大提高了种鹅肠道的益生菌群,不仅增强了种鹅免疫力,减少了肠道疾病的发生,还有效解决了北方冬季缺乏青饲料的问题。
老话常说,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说的就是畜牧养殖风险高,一场疫病就可能血本无归。所以,大鹅养殖在防疫上来不得半点含糊。在疫病防治上,他们坚持做好鹅舍的清洁卫生,勤打扫场地和更换垫草,每天都对饲糟和饮水器进行清洗,用具和鹅舍也都定期消毒。 “别看大鹅基本都卖完了,我们还要忙一段时间,春天把鹅雏赊给农户养殖,大鹅卖出去就开始还款,每天都有前来还款的农户。”王家兴还告诉记者,虽然大鹅产业带富了周边的农户,但是现在仍然没有自己的品牌,他们打算延伸产业链条,上马加工项目,把大鹅的毛、内脏等附加值都挖掘出来,增加大鹅养殖的效益,让养殖户有更多的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