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要闻 省内要闻 本地要闻 精彩点击 专题新闻 通知公告 猛犸象诗刊 日报数字报 晚报数字报 绥化晚报新媒体
经济新闻 综合新闻 视频新闻 市场监管 黑土副刊 日报头条号 小记者风采 日报公众号 晚报公众号 绥化直播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绥化新闻网  >  黑土副刊

一棵树

来源:东北网--绥化日报 2015-12-02 18:31:04 字体:
分享到:

  那是一棵榆树,树干也就碗口粗细,且弯曲溜巴的,枝枝杈杈也不茂盛,这棵成不了材,也无法成材的树,就这样自然而随心所欲地生长着。

  这棵榆树就生长在我家老宅小园的院墙外,紧靠着土墙根儿,似乎是从土墙根儿底下钻出来的,树身微微向东倾斜着,向东是一条贯穿小村的土路。

  最初家老宅的小园子里还有一排柳树,几棵果树。那排柳树也许有些年了,树干笔挺、高大,使劲地仰着头才能望见树梢,树梢上除了栖落的鸟儿,云朵也仿佛就挂在上面似的,动也不动。春天,在两棵树间拴上一根绳子,就是我们的秋千,秋千上荡啊荡啊,荡得树叶都落了下来,大柳树却毫发无损。冬季,淘气时,我们把拉炮(也叫拽鞭)一头绑在树上,另一头扯在手里,然后猛地一拉,“啪”地一声,偶尔会震落几片挂在树干上的霜花或雪花。大柳树真伟岸啊!墙外那棵榆树,和它一比,就像匍匐在它脚下的一株大草。夏天园子里的果树开了花——白的、粉的,花枝招展招蜂引蝶,嗡嗡嗡嘤嘤嘤煞是热闹;秋季果树的枝头坠满红红绿绿的果实,枝枝杈杈随时有被坠断的危险,一阵又一阵的果香弥漫了院里院外。经过的人都不免放慢脚步,眯起眼睛、翕动着鼻子,立刻也醉了,嗯,香——香——真香啊!而院外那棵榆树的枝头也一夜间挂满了榆树钱儿,有人经过,偶尔抬头望一眼,叹息一声走开了。这样一棵树没人会把它放在眼里,任由它自生自灭。

  一年又一年,小园里挺拔的大柳树一棵棵不见了;一年又一年,招蜂引蝶的果树也相继死去了。

  只有小园外土墙边的榆树还孤零零地活着,我童年时它就那么大,我青年时它还是那么大,似乎从来没有粗壮过。

  一年又一年,村里那些大树渐渐都不见了踪影,连树根都被刨了出来,晾干劈成了烧火柴。

  只有我家老宅小园土墙外的那棵不起眼的榆树还活着,树上挂满榆树钱儿的季节,孩子们爬土墙,攀上它的枝头,有的用手往下撸榆树钱儿,有的干脆“嘎巴”一声掰断枝条,扔给树下的孩子……孩子们走了,鸟儿一群群又飞上枝头,用尖尖的利嘴,一下一下去啄——也不知道啄的是虫子还是榆树钱儿。冬天来了,谁家缺个“锅叉儿”,就去砍它的枝杈,谁家没了烧火棍也从它的枝头往下砍……走过的老黄牛无缘无故会啃它的皮,撒欢的猪在它的身上蹭痒痒,阿猫阿狗在它的脚下撒尿……这棵榆树总被蹂躏得不成样子,枝头就像流浪者的头发——蓬乱而残缺。大家都以为用不了多久,这棵树就会死掉,可是春天一来,这棵树的枝头又吐出了嫩嫩的叶芽儿。

  一年又一年,这棵榆树就这样生生死死地活着;一年又一年,榆树逐渐老了,树干弓着腰,树皮皲裂开来,稀疏的树枝累了似的向下垂着,似乎头顶上的一小朵白云,一声鸟鸣也无力气托举,可它依然顽强地活着。

  后来我离开了老家,再回去时,不知道是我的视觉出了毛病,还是小村有了变化,感觉儿时宽阔的街道变得好狭窄,柴禾垛变得好低矮,就连拄着拐棍走出来迎我回家的父亲,也变得让我不敢直视。父亲就像老家的土院墙,在风吹雨淋的岁月中一点点矮下去、矮下去……老家就是走出去时辽阔、熟悉,走回来时感到狭窄、陌生的地方。我在心里感慨着,忽然想起老宅土墙外的那棵榆树,它是否也变得比印象中的更低矮了呢,就问父亲那棵树还在吗?

  父亲的回答,让我怎么也没有忍住夺眶而出的泪水。

  父亲说,那棵树和我一样——依然活着。

编辑:桑胜东

绥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