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要闻 正文
路通了 心畅了
http://suihua.dbw.cn   2015-12-05 12:27:24

——兰西县公路“村村通”建设纪实

  11月11日,在兰西县长岗乡长兴村锥窝子屯外宽敞的马路上,80多岁的张桂兰老人正领着重孙子在马路上溜达,听说来记者采访,老人主动上前拉着记者说:“过去这条道是条坑坑洼洼的小土道,今年修了这么好的路,我就愿意领着重孙子在马路上遛弯,心里敞亮啊。”

  张桂兰老人所在屯子通往长岗乡政府的马路,仅仅是兰西县105个村实现“村村通”其中的一条。据陪同采访的兰西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柯友超介绍,兰西县今年修建了59公里的省级公路安兰路、150公里的乡级公路和通村路,使全县15个乡镇所有村都与主干道相通、105个村实现“村村通”。今年又投入资金4250万元,将集中全力改造161个自然屯370公里通屯土路,到明年9月份,全县770个自然屯全部实现水泥路屯屯通。

  打通闭塞的“第三世界”

  公路交通是兰西县唯一的陆路交通,有省级公路绥肇路和国家级公路哈黑路穿境而过,全县公路全长1560公里。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两年前,15个乡镇有一半依然存在行路难的问题。特别是西北部的红星、平山、燎原等6个乡镇,由于路况太差,农民只能种植玉米,结构单一。农民出门难,卖粮更难,同样的玉米,收购价要比交通便利的乡镇每斤低出三四分钱,被人们称为“第三世界”。

  要想富,先修路。2014年,兰西县争取上级政策,将59公里的县级公路安兰路升级为省级公路,投资3亿元按三级路标准进行改造修建。听说困扰村民多年的破烂路就要旧貌换新颜了,附近农民欢呼雀跃,主动配合动迁,有的甚至成了义务监督员。该路项目经理吕维林告述记者,修建过程中,附近懂建筑的农民经常来工地义务监工,比自己家盖房都上心,有的还为工人端茶送水,热情极了。

  今年10月份,安兰路全程通车,附近农民燃放起烟花、爆竹,以示庆贺。该路在兰西西北部的红兴、平山、燎原、远大、奋斗等六个乡镇穿境而过,直通安达市,并入大庆至广州的高速公路网。过去,兰西县城至安达市开车需要两个半小时,而且还要绕行50多公里,如今,仅需1个小时的时间。

  路通了,心畅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提高了。入冬以来,兰西县西北部几个乡的农民开始调整明年的种植计划,在单一玉米种植的基础上增加了蔬菜种植项目。他们说,这条路西接安达、大庆和齐齐哈尔,东南连兰西县城和哈尔滨,我们这里就是这些城市的“菜园子”,何愁不富。县领导为老百姓干了一件大实事、大好事。

  与这里农民同样欢欣鼓舞的还有安兰路附近的商店和企业。平山镇“黑龙江神农集团乐姆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老总告诉记者,过去到兰西县城需要1个半小时,现在仅需要20分钟。过去企业生产用的原料运进来难、产品运出去难,费用增加不少,现在好了,运输费比过去减少了百分之三四十。

  打通通村公路最后一公里

  “打通通村公路最后一公里”,是新一届兰西县委、县政府给兰西人民的承诺。

  今年,兰西县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大兴安岭南麓扶贫开发的政策机遇,争取150公里的乡级公路和通村路,全县105个村实现“村村通”。

  兰西县东部的长岗、兰河两个乡镇过去乡村公路年久失修,一度成为农民出行和生产的“瓶颈”,群众怨声很高。今年8月份,县委书记王立波上任不久,便带着县委、县政府、县交通局、财政局、土地局、扶贫办等相关部门领导来到这两个乡镇现场办公,要求各部门各尽其能、各司其职,一定要在秋收前送给村民一条富民路。县交通局向上级争取了100公里的修路指标,各相关部门全力支持,与10中旬将路修好,交付使用。

  修好路还要让群众坐好车

  修好了路,还要给客车建一个“家”,为群众出行带来更便捷的服务。

  去年至今,兰西县围绕国家实施片区扶贫开发政策,积极向省运输局争取乡镇客运站建设项目,共争取资金1000万元,目前,康荣乡客运站等10个乡镇客运站已全面建成;今年,又对上争取资金500万元修建了榆林镇客运站,10月末建成并投入使用;争取资金124.5万元,建成了85个行政村的交通客运停靠站项目;同时,投资200万元,对县中心客运站进行维修,不断完善客运服务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省二级标准站的服务能力。

  今年,兰西县还重新规划调整了公交线路,公交线路增至10条,公交运营车辆达到56辆,运营里程83公里,居民出行环境进一步改善,快捷便利的城乡交通运输网络已经形成。至此,全县乡镇客运站的布局更加合理,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作者: 计瑜 董云峰 陈驹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张庆勇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