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要闻 正文
推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升到新的层次
http://suihua.dbw.cn   2015-07-02 16:35:07

 

关于我市招商引资过程中应引起重视和解决问题的建议

马春光

  一、关于如何更好地完善、落实招商引资优惠和奖励政策的问题。当前,国家已经明令取消了各类财政税收返还政策,并严禁无偿提供企业用地,这些规定对我市的招商工作带来了比较大的困难和不便。我市在地理区位和资源环境都不占优的情况下,要想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招商引资市场上赢得主动,招商引资政策必须要体现出差异性,没有十分“打眼”的优惠政策,特别是没有土地方面的优惠政策还是不行的。此外,还应该把打造诚信政府作为我们的工作重点。今后我市应该建立健全一套“诚信受益、失信惩戒”的工作机制,凡是各级政府承诺投资者和引资人的优惠政策、奖励政策,都要认真落实到位,决不能说了白说,失信于人。

  二、关于如何更好地优化招商引资环境的问题。我市的经济发展环境较过去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改变,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针对存在的问题,应抓好两方面的工作:一个是,必须把招商环境建设和招商引资上项目放在一起抓,全力打造群众、投资者、企业三方都满意的政治舆论环境、政策扶持环境、社会服务环境、法治管理环境和人文道德环境。另一个是,我们的招商部门和我们的相关政府部门还要牢固树立“引进来、送一程”的理念,大力推行立即办、主动办、上门办、跟踪办、公开办的“五办”作风,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要严格规范部门对企业的检查,从源头上遏止“三乱”行为,确保招商引资企业“引得来、留得住、能发展”。

  三、关于如何更好地强化招商主体,活化招商方式的问题。目前,我市各地方的招商引资工作,主要是以政府为主导,全民动员、全社会参与的全民招商方式。但从实际运行状况看,这种全员齐上阵的招商方式,和以招商引资为主要尺度的绩效考核方式,也有其不足之处。我认为,解决这方面存在的问题,应注重抓实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确定重点招商部门和单位。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前提下,应把工信局、开发区管委会、经济和发展改革局、非国有经济办公室以及工商联等与企业和项目有关联的部门和单位作为招商主体,并充分发挥他们的招商主力军作用。二是要大力推行“中介招商”。在招商活动中引入市场化机制,发挥投资中介机构的作用,运用市场化手段,选择一批域内外投资机构、咨询公司、融资公司、专业人员,担任招商代理、经济发展顾问、商务代表等,签订委托代理招商协议,开展委托招商活动。三是要加大专业招商力度。就是把招商精兵强将充实到招商组织,组建专业招商小分队,实现专职领导、专业人员、专项经费搞招商引资。

  四、关于如何更好地激发本地企业家投资热情的问题。今后我市应把本地的投资者和返乡创业人员都纳入招商引资范围,与外来投资商一视同仁、一样待遇。对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人员,按规定享受扶持发展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企业、农产品加工业以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优惠政策,特别是在信贷、用地等方面与外来投资商一样享受同等待遇。

  五、关于如何更好地调动和激发招商引资工作积极性的问题。一是氛围要再营造。要进一步抓好宣传发动工作,切实调动各级党委、政府抓招商、抓引资的积极性。特别是要把招商引资上项目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同时,还要完善各级党委政府绩效考核办法,特别是要强化对各级“一把手”的绩效考核。二是奖惩要再严格。对招商引资有功单位和有贡献的引资人要加大奖励力度,同时,对自主创业的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群众,都要坚持生产力标准,只要交税多、贡献大,都可以享受一定的物质和政治待遇。三是导向要再明确。要坚持在招商引资的主战场培养、锻炼和选拔干部,大胆启用一批招商有功的干部,从而激发各级干部抓招商、上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实现新的、更大的突破。

 

关于在产业项目建设中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的建议

苏君学

  1、摸清全市闲置厂房和土地,建立存量资产动态信息库。要明确专门部门负责全市盘活存量资产工作,并对全市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土地、厂房、生产线、商铺等闲置资产信息进行一次系统清查摸底,对其位置、土地面积、资产、厂房设备等情况进行归纳整理,逐一建档,建立全市闲置土地和存量资产信息数据库,为招商引资、兼并重组提供决策依据。

  2、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确保“双低”企业尽快达效。尽快梳理分析促进低产出、低贡献企业达产达效的措施和办法,研究出台可操作性强、依据充分,并对企业有较强约束力的政策措施,促进“双低”企业走出低谷,扩大生产经营,增加经济效益。

  3、积极利用存量资产招商,盘活存量引进增量。要采取引资扩股、引技转型、靠大联强、以企引企、劣汰优进等多项措施,把盘活闲置厂房、存量土地资源、效益低下企业等作为招商引资的有效载体,研究出台有利于优质项目整合存量资产、入驻存量厂房的相关政策。对投资人确实无能力续建的项目,进行再招商嫁接,促其尽快复工建设,早日竣工投产。

  4、探索集约利用土地新政策,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国土部门要结合国家国土资源部发布的《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尽快组织制定新的节地标准体系和相关标准规范,探索先出租后出让、缩短出让年限等新的出让方式,实行工业用地分期考核监管,约定宗地应达到的节约集约用地指标,以及企业达不到投入产出标准应退出用地的要求和条件;实行定期评估考核制度,每3年评估考核一次宗地的节约集约用地指标落实情况;对评估考核不达标的企业,实行约定监管,追究企业违约责任,引导闲置低效工业用地有序退出,全面提高我市土地利用效率。

  5、要抓好老企业的技术改造。重点围绕淘汰落后产能的升级改造,落后设备的更新改造,落后产品的换代改造,抓推进,抓落实,促进衰退企业、衰败产品的更新换代,升级发展。

  6、要抓好启动无望企业的并购重组。针对停产、半停产,投产无望,无力自我更新,缺乏再生能力的企业,通过寻求合作伙伴,采取转让、兼并、收购、出租等方式,对其进行并购重组,最大限度地盘活闲置资产。

 

关于对落地产业项目建设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剔除不良产业项目的建议

孙汉国

  1、严格遵循“务实招商”的工作原则。 “务实招商”是我们抓好产业项目建设的首要前提,也应该成为我们今后招商引资工作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衡量一个项目的好坏,最根本的就是看这个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环保要求,是否有利于地方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是否增加地方的财税收入并让当地广大百姓受益。切忌单纯、盲目地为了完成任务而招商。同时,招商引资上项目决不能以污染、破坏和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2、严格审查企业资质及资金实力。在项目前期要对承建企业严格审查,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不予审批。

  3、严格制定对落地项目的监管措施。已经确定的项目,无论是在市区内还是在开发区,从项目初期到项目建成后都要严格监管。

  首先就是项目的规划。规划部门要把好第一关,做好项目前期的规划设计工作和建设过程中的规划监管工作,保证建设项目合法合规。二是对项目建设时限的监管。绥化市土地资源有限,尤其在市本级主城区内,每一块土地的开发利用都会对周边环境产生很大影响。开发企业在取得土地使用权并确定建设方案后,对建设项目的完成时限一定要有严格的限制,一方面可以保证回迁居民尽快入住,一方面也不会因长久的施工状态对对城市面貌产生过大的影响。三是对落地产业项目实行动态管理。严格把好落地产业项目的产业性质、资金投入、开工建设、生产能力、市场销售、产值能耗、经济效益、税收贡献等几个重点环节,实行全程跟踪和评价考核,按月或季度及时公布动态进展,年终进行综合评价,真正把地方扶商亲商和支持落地项目发展的优惠政策、有限的土地资源配置到好项目、大项目上。

  4、建立不良落地产业项目退出机制。要对现有产业项目进行科学管理、有效监控和分类排队,对那些只图占地圈地和钻地方优惠政策空子,不依法履行合同,不按约定投足资金,不按期限动工建设和投产达效、长期停工停产、对地方财政税收无贡献、污染环境的不良企业和产业项目要及时剔除;对投资后劲不足、生产能力较弱、产品销售不畅但尚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要通过采取引进有资金实力的战略合作伙伴,加快技改、扩产等方式,联合做大做强;通过引进新项目置换、联合重组等方式,把闲置资产盘活,促其裂变发展,重获生机与活力。

  5、更好地发挥政府及行政主管部门对落地产业项目的引导和服务作用。一是积极主动服务,优化发展环境。各职能部门应督促项目建设单位切实做好落地产业项目的组织实施和协调推进工作,进一步完善协调机制和跟踪落实机制。坚持提前介入、跟踪落实、合力推进的原则,积极主动地搞好服务。二是坚持依法行政,严格规范管理。各职能部门在推进落地产业项目实施过程中,应进一步规范程序、严格监管,坚持依法依规用地,坚持市场导向、政策导向和问题导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国家和地方政策的引导支持作用,帮助项目建设单位解决实际问题,千方百计为落地产业项目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作者: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桑胜东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