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五月,已是绿意婆娑。
车行在鸡纳路,两侧绿树掩映,树那边是一望无际的稻田,碧波荡漾,新绿点点。还没到上集,一座绿的小城已经抢入眼帘。
上集镇,革命老区,百年老镇,位于绥棱县东南部努敏河畔。建设美丽乡村,这个镇从保持和挖掘原汁原味的村落民俗与历史文化入手,镇村一体,产城结合,古朴的意境中融入现代文明的元素,打造出别样的小城镇风情。
宝田风光,是上集小镇风情的序演。
宝田村1.5万亩水田地势平坦开阔,这个镇沿路打造了宝田水稻示范区,建设了400吨催芽能力的现代化芽室,建设了棚室基地、采摘园、观光台、观光路、科技长廊等一大批农业和观光两用的配套设施。
万亩田畴,稻浪如海,智能生产,宏观大气,风情采摘,闲适婉约,共同把农业生产大美,融入小镇风骨。
进入上集,整齐宽阔的中心路两侧,老百姓正在挥锹翻土。
“他们正在整理花床,明天我们就要开始栽花了。”同行的上集镇党委副书记刘磊介绍,这个镇的绿化、美化工作从3月末冰雪未消时候就已经开始了,植新补缺,整枝造型,每一条街道,每一个小区都力求绿出特色,绿出品位。
车行上集新村,现代气息的楼宇点缀在绿树鲜花中间,楼前的小广场上,三三两两,不时闪过一些神态悠闲老人,给阳光中的小镇增添了一抹和谐。
这个镇以推进城镇化为牵动,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城市文明元素。
创新市场运作,让农民住进城来。这个镇组织开发企业与农民平等自愿协商,用农民在村里的住房,按1:0.4~0.7不等的面积比例异地换取开发商在镇里开发建设的楼房,不足或超出部分由双方按照每平方米1600元的成本价格现金补差。开发企业利用农民倒出来的宅基地上项目或复耕,而且保证了楼房入住和销售。
推进产城融合,让农民留在城里。这个镇大上产业项目,辟建了精米加工和新型建材两个园区,占地15万平方米,先后引进汇丰源、上游水等11个精米加工项目和龙达型钢、福耀建材等5个新型建材项目,为进城农民内转安置就业岗位500多个。还规划建设了农贸市场、轻工市场、啤酒广场等载体,组织引导农民向第三产业进军,仅到啤酒广场摆一个烧烤摊位的农民一个夏季就可净赚4万元。
完善基础配套,让农民住得更好。这个镇通过开发建设、资产置换和争取政策支持,投资300万元建设了一流的乡镇农民文化活动中心,投资1500多万元进行了主路油柏罩面和东西环城路硬化,配建排水管网5500延长米;投资1000多万元,亮化、绿化、硬化同步一体建设了占地8万多平米的公园广场。
天放村,几个大字闪入眼帘。过了形象门就是天放村抗日斗争纪念馆。
天放村是知名的革命老区村,于天放、李兆麟等革命先烈都曾在这里战斗过。这个镇申请建立了天放村革命斗争纪念馆,大量收集珍贵的照片、资料,革命烈士遗迹和当年缴获日军留下的枪械、子弹等,仿造了抗联战士严冬老林宿营、指挥员研究作战等惟妙惟肖的微型景观,展现当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场景。
这个镇保持发掘乡土风情历史记忆,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品位与特色。在民族和大兴两个鲜族村落,通过市场运作和争取政策支持,将民族村整村撤并进镇,对大兴村进行高标准重建,建设了鲜族风情广场,鲜味餐饮一条街,屏风、画廊、甬道、路灯等所有设施都体现鲜族特色。
大小3个水池,总面积4万平方米,占上集镇南湖公园总面积的一半。水面上有水车、有浮桥、有亭台,公园里大大小小的主题景观30余处,让每一个来此休闲的村民流连忘返。
记者走进南湖公园时已经是夕阳西下,湖面上浮光跃金。只见几伙工人正在忙碌,这边水上餐厅正在兴建,那边水中假山正在“长出”……
上集镇所在地上集村四面水田,临河临渠,水资源得天独厚。这个镇顺势演绎水上风光。依托南湖公园建设了荷花池、假山瀑布、水车、水上廊桥亭榭等景观项目,正在上水上餐厅、水上舞台、游船等休闲娱乐项目,还要征地扩大湖面,兼顾夏季垂钓、冬季冰雪旅游项目等。
据介绍,上集镇已经通过了国家AA级景区评审,正在申报国家AAA级景区。
水田风光,古镇新貌;红色记忆,民族风情。上集,一个田园深处的古镇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路上,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努敏河畔,风情小镇魅力尽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