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初,一场春夜喜雨后,灿烂的阳光抚摸着松嫩平原,肇东大地一派桃红柳绿,这是春的季节。
步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肇东正如这偶来的春雨,在加速“换挡”中继续向前奔跑。
面对错综复杂的发展形势和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肇东市正逐渐摆脱“速度情结”和“换挡焦虑”,向深化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调控要助力,向市场创造要活力,向改善民生要潜力。不踩“大油门”,切实把经济工作的着力点放到转方式、调结构上来。坚持统筹调控,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通盘考虑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与促进经济提质增效。
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不去追一匹马,用追马的时间种草,待到春暖花开时就会有一批骏马任你挑选。”
作为全省重点扶持建设的九大园区之一的全省绿色食品产业大园区,承载着肇东工业经济转型升级重任。几年来肇东市先后投资近20亿元,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园区道路由原来只有一条301国道10公里变成现在的“七横九纵”120公里, 35平方公里基础设施达到全配套。
“我们当初选择在肇东投资,就是看到了肇东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成熟的发展环境,我们是去年8月开始建设,整个冬季未停工,目前设备已进场,部分设备已经安装调试。今年10月份将进行试生产,全部投产后,生产家禽疫苗、家畜疫苗和鱼病疫苗在内的40余个品种,年生产量预计达数亿头份,年生产血清1.5亿毫升。产值可达4.5亿元,利税1.62亿元,我们将争取三年时间在国内上市”。正康药业董事长夏忠国信心满满地说。
适应新常态,投资拉动不可动摇。今年,肇东市先后开工建设了黑龙江省南苇塘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景区观光娱乐项目等11个产业项目,投资额28.3亿元,新签约银阳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40MWP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项目等16个,投资额40.27亿元,进一步吸引高端高质高新企业落户。
“种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你若盛开,蝴蝶自来。”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包括内蒙古伊利集团、北京汇源集团、台湾顶新集团、四川濠吉集团、江西正邦集团、天津宝迪集团、农垦北大荒集团、黑龙江大庄园集团、山东东顺集团等一批知名企业集团入驻。并逐渐形成了粮食精深加工、畜产品精深加工、乳品饮品精深加工、果蔬精深加工、饲料精深加工等产业链条。可口可乐、汇源果汁、康师傅饮料、伊利纯牛奶和优酸乳、大庄园鹿保健品、东顺“顺清柔”等大品牌享誉国内。
同时,肇东市把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升级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砝码。重点推进省级绿色食品检测中心以及绿色食品研发中心、会展中心、交易中心、中小微企业服务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保税库、内陆港等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引进评估所、会计师事务所、国资评估公司、担保公司等服务性机构,全面提升服务水平,真正通过服务能力的提升,实现项目发展水平的提升。
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连日来,很多哈尔滨、大庆、绥化等地的朋友在打听肇东市东发农民旅游新城的建设和销售情况。纷纷表现出投资置业、休闲养老的意愿。大家所打听的东发农民旅游新城就是河北卓达集团通过“三产联动”的模式在肇东开发建设的集现代教育、现代医疗、现代社区养老、文化创意、新型商住、高端酒店等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
近两年,肇东市紧紧盯住实力型大企业卓达集团,坚持发展第一产业推动城镇化。土地全部流转,全部规模经营,以大型现代农业主题公园、湿地主题公园、田园体验园、品牌农业种植和深加工、精加工等项目形式进行打造。发展二产支撑城镇化。走全产业链道路,以新型材料产业园为支撑,5年内建成东北亚最大的新材料生产基地,一期300万平方米产能带动4000人就业,二期2000万平方米产能带动1.5万人就业,三期5000万平方米产能带动3万人就业。发展三产提升城镇化。利用南部30平方公里滨江区域开发集现代教育、现代医疗、现代社区养老、文化创意、新型商住、高端酒店等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吸纳人口、聚集人气,提升城镇化。
利用“三产联动”这一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最大优势,进一步整合生产要素,优化产业发展布局,依托龙头企业发展,带动农业实现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带动市场、仓储、物流、金融服务等第三产业发展,不断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实现更多农民就地转移。同时,依托区位和资源优势,发展观光游、体验游,使一产直接变成三产,潜力巨大,更有利于农民增收。
文化旅游叠加张力
六一去哪里?肇东等着你。来场说走就走的旅游吧!到肇东市南苇塘来游湿地、观水鸟、赏风光、品江鱼与大自然来场近距离接触。届时,肇东努力打造的10个旅游景区景点全部对外开放。并与哈尔滨太阳岛景区实现一票通,让你一游到底“享宁静生活,瞰水品人生”。
随着南苇塘湿地旅游项目对外营业,肇东市实施与哈市同城同体错位发展,重点围绕68公里沿江资源,充分挖掘沿江丰富的鱼稻资源、水面资源、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深度开发其所蕴含的美食功能、娱乐功能、休闲功能、观光功能等三产服务功能,充分释放农业多种功能的叠加张力,形成百里休闲观光体验长廊、百里美食品鉴长廊、百里会展长廊、百里电商平台长廊,开发十大湖泊,开放十大景区,建设十个以文化旅游产业为支撑的特色村屯,推广水岸钓鱼台别墅式六眼转锅炖菜专利模式,形成“百里天河捺钵宴,千锅竞炖万斤鱼”的喜人景象。
炮声隆隆,火光四射,坦克车、战车缓缓开来,成编制的士兵在不断向战场涌来一场“大战”在肇东上演。为纪念反法西斯70周年,由东北亚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与莫斯科电影制片厂、黑龙江省委宣传部联合摄制的电影《天使嘎丽娅》正带你走进硝烟弥漫、捍卫和平的历史场景中。
这已经是在肇东拍摄的第二部电影,去年8月份由天河影视公司在肇东拍摄的《开工大“急”》已经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播出,得到了观众普遍好评。
作为“十大产业”之一的“文化旅游产业”正成为肇东真正能够升级发展的最强大潜力和引擎。去年,该市编制完成《肇东市文化产业发展纲要》,发掘历文化遗迹186处、民俗8万多条,成立了10家特色博物馆、10家书画院。利用建县百年机遇,开展“百年肇东”系列宣传活动,整理出版《这里是肇东》丛书,整理完成40万字的《发现肇东》。
随着电影的拍摄播出和沿江旅游带的开发建设,文化旅游产业的持续“升温”,必将为该市带来全国范围内的“声音”和认知,并逐渐转化出经济效益,成为该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民生福祉持续放大
对于65岁的肇东市民宋保国来说,好事是一桩接一桩,不仅低保标准提高到每月400多元,他还享受到了肇东市面向低保户、五保户的一项惠民政策。前几日,经过现场抽签,宋保国领到了该市一处地处市中心且环境优雅的保障性住房。“做梦都没想到这辈子我能住上楼房,以前一家人挤在租来的不到10平方米的平房里,冬冷夏热的,现在好了,市里帮我们把房子都装修好了,我们直接就可以入住,感谢党的好政策。”宋保国激动地说。
近年来,肇东市不断提高百姓幸福指数,办成了一大批惠民生、利长远的好事实事:在全市开展“百万市民健康行”活动,投入2900万元对全市城乡居民进行八项免费检查,建立市民健康档案。在城区开展“联百格、包千户、进社区”活动,在农村开展“联百村、包千户、进乡村”活动。各包联单位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扶持与带动同步,共为基层和群众解决难题2100多件。
翻开肇东市2015年的“一号文件”,精彩不断呈现:全年实现新增就业10652人,转移城乡劳动力18.2万人,下岗再就业人员达到4062人,扶持400余人实现创业,开发公益性岗位2196个,全市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7%。城镇低保标准提高到月人均445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年人均2700元。2455名贫困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307万元,对1314户2583人城区特困户每月半价供应粮油,对227户416人极贫户免费供应粮油,为城区4519户无房户、租房户等低保群众发放廉租房补贴903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