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摄 于海静 特约记者 高伟

四月的龙江大地,春意盎然,在明水县双兴镇双利村的田间地头,两栋温室大棚格外引人注目,棚内的车厘子花正迎春绽放,雪白的花朵缀满枝头,宛如繁星点点,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走进车厘子种植温室大棚,一股淡淡的花香扑面而来,40株梅早2号车厘子树整齐排列,枝头的花朵竞相开放,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已经完全盛开,露出嫩黄色的花蕊。“这些车厘子树已经种植了4年,今年是盛果期。”负责管理大棚的张旭介绍。
梅早2号是从众多车厘子品种中筛选出来的优质品种,具有早熟、果实饱满、色泽鲜艳、口感清甜等特点。双兴镇地处松嫩平原腹地,气候条件适宜,土壤肥沃,为车厘子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经过4年的精心培育,如今这些车厘子树已经适应了当地的环境,生长态势良好。
“这些树单株产量可达18斤,售价每斤80-120元之间。每个棚室有40株树,面积一亩地。”张旭介绍。目前全镇已建成标准化温室大棚2栋,种植面积达2亩。
为了提高车厘子的附加值,双利村积极探索采摘园模式。“我们计划在车厘子成熟期间,开放大棚,吸引游客前来采摘。”村党支部书记李金光介绍,采摘园模式不仅能够让游客体验到采摘的乐趣,还能增加车厘子的销售渠道,提高经济效益。
届时,游客们可以走进大棚,亲手采摘新鲜的车厘子,感受乡村田园的美好风光。同时,双兴镇还将结合当地的乡村旅游资源,推出一系列特色旅游项目,如农家美食体验、田园风光游览等,打造集采摘、旅游、休闲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链,激活乡村旅游新活力。

“温室大棚是村集体的,出租给第三方,年租金1.5万元,目前我们也正考虑扩建棚室扩大车厘子的种植面积。”李金光介绍。
车厘子种植只是双兴镇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双兴镇始终坚持以产业振兴为核心,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发展新路径。除了车厘子种植,还发展了牛奶香瓜、喀秋莎黄瓜、鲜食玉米等特色种植,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格局。
车厘子花的惊艳绽放,让双利村找到了乡村旅游的新爆点。双利村文旅小镇借势推出特色线路:游客可以在花海中拍照打卡,入住东北特色民宿,品尝铁锅炖鱼等农家美食。农旅融合,从“卖果子”到“卖风景”。车厘子产业已成为撬动乡村“甜蜜经济”的“金钥匙”,更描绘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