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摄 董新英 田玉


沃野春潮涌,播种正当时。随着气温回升,春播工作已经陆续展开,北林区的广大农户正抢抓农时,利用科技化手段,加快推进春播进程,一幅幅“科技春耕”图徐徐展开。
走进北林区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的智能温室大棚,几台电动智能播种机和电动覆土机正在进行标准化水稻播种作业。相较于以往的人工播种,机械化操作可以确保播量准确、无漏播、聚堆,覆土厚薄一致,到边到角,覆盖严密,一次播种可保苗全苗壮。“以前一天只能播一床种子,现在用机械一天能播三床,非常先进,土的薄厚都可以调。”北林区秦家镇民安村农民陆金发高兴地说。
北林区有着“中国寒地香米之乡”的美誉。在这座现代化棚室里,除了有智能覆土机、播种机这样的“科技好帮手”,还有智能化的设备管理秧苗长势,电子显示屏可以实时显示监测到的温度、湿度、光照、土壤的酸碱度值和微量元素等数据信息,再通过智能调控风控系统、采光系统、喷淋系统,就能高效快捷地管理大棚,使大棚里的秧苗茁壮成长。绥化市盛昌种子繁育有限公司高级农艺师卢国臣向记者介绍:“这座现代化大棚通过‘5G技术+智慧农业’,可以实现智能化管理,秧苗好基本上预示着一半的丰收。现在土壤温度达到了18摄氏度以上,土壤湿度26%,如果温度湿度数值不合适,我们就及时调整。”
据了解,今年,北林区水稻播种面积达104万亩。目前,全区5万多栋标准化大棚的水稻播种工作已全面展开,4月20日播种结束,进入秧苗管理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