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要闻 省内要闻 本地要闻 精彩点击 专题新闻 通知公告 猛犸象诗刊 日报数字报 晚报数字报 绥化晚报新媒体
经济新闻 综合新闻 视频新闻 市场监管 黑土副刊 日报头条号 小记者风采 日报公众号 晚报公众号 绥化直播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绥化新闻网  >  黑土副刊

与一本书深度对话

来源:绥化日报 2025-02-17 字体:

风凝

  一本好书,可滋养无数读者。

  轻翻书页,感受纸张的质感和铅字的暗香,很踏实,也很亲切。一边阅读,一边用文字和符号做批注,就如与书展开一场深度对话。

  那些或曲或直、或粗或细的线,或大或小、或圆或扁的圈,或正或连、或红或紫的文字,或规规矩矩、或歪歪扭扭的各种奇形怪状的图案,承载着读者阅读时的喜怒哀乐,也记录着读者与书中世界的碰撞与交融。线,适合勾画句子或段落,突出又并不繁琐;圈,适合标记关键词,方便捕捉线索把握脉络;文字,是最直接的表达,可以在书页的空白处,写下阅读时的收获与思考。爱心、星星、云朵等各种图案,可能唯有批注之人才深谙其中之意。用只有自己能看得懂的符号为喜欢的书做批注,让读者与书之间建立了更紧密的联系。批注不仅是对书中内容的回应,更是我自身成长的见证。为了高效阅读,做批注时甚至会用到其他学科的符号。比如:遇到晦涩难懂的词语,会用约等号标注近义词;遇到容易混淆的词语,会用不等号;遇到赞同的观点,会打上一个大大的对号。然而,做批注也并非一帆风顺。有时会因批注得过于随意,导致后来自己都难以理解当时的想法。也正因如此,读者不断地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批注方式,且更加珍惜与书对话的每一次机会。有时可能会发现自己的观点与之前的批注有所冲突甚至大相径庭,这让读者更清晰地看到自己思想的演进。

  人在成长的不同阶段,感受也一定是不一样的。当年为了考试而阅读的篇章,批注便有了范式;而今为了个人喜好而阅读的书目,批注便多了随性。如同蒋捷在《虞美人·听雨》描绘的,从少年到壮年再到两鬓微霜的暮年,于歌楼上、客舟中、僧庐下听雨的光景。

  批注,是读者在书的世界里留下的独特印记。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里,能让一个人与一本书深度对话,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编辑:韩敏

绥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