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要闻 省内要闻 本地要闻 精彩点击 专题新闻 通知公告 猛犸象诗刊 日报数字报 晚报数字报 绥化晚报新媒体
经济新闻 综合新闻 视频新闻 市场监管 黑土副刊 日报头条号 小记者风采 日报公众号 晚报公众号 绥化直播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绥化新闻网  >  黑土副刊

举杯同庆中国年

来源:绥化日报 2025-02-10 字体:

聂溪

  中国年,是一场庄重的传统仪式。除夕傍晚,暮色悄然笼罩大地,屋内灯火通明。家中长辈神色庄重,双手稳稳地拿起香烛,凑近火机点燃,那摇曳的火苗映照着他们满含敬意的面庞。香烟缓缓升腾,在空气中弥漫开来,仿佛在诉说着对先辈们的追思。随后,家人们纷纷走向水池,挽起衣袖,用清水仔细洗净双手,那认真的模样,是对这份传统仪式的尊重。走进厨房,案板上摆放着新鲜的食材,菜刀与案板碰撞,发出清脆而有节奏的“咚咚”声,每一下都饱含着对生活的热忱。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分工明确,有人熟练地擀着饺子皮,有人专注地调制着馅料,欢声笑语在厨房中回荡,亲情在这温馨的氛围里愈发浓郁。当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饺子皮泛着诱人的光泽,馅料的香气扑鼻而来。一家人纷纷举起酒杯,杯中的美酒闪烁着晶莹的光,大家互道祝福,那简单却又充满仪式感的过程,传承着千年的家族记忆。

  中国年,是一组鲜明的文化符号。新春将至,书法爱好者们早早地铺开大红宣纸,蘸饱浓墨,笔锋游走如龙蛇,在纸上留下苍劲有力的字迹。从“一帆风顺年年好”到“万事如意步步高”,每一副春联都对仗工整,寓意吉祥,用最传统的文字形式传递着对新一年的美好期许。写好的春联被小心翼翼地拿到门外,一家人齐心协力,有的扶着梯子,有的端着浆糊,将春联稳稳地张贴在门上。红色的春联在微风中轻轻飘动,为家门增添了几分喜庆。与此同时,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年画也走进了千家万户。年画中,既有《西游记》里孙悟空腾云驾雾的英姿,也有《三国演义》中刘关张桃园结义的场景,还有描绘着五谷丰登、阖家欢乐的画面。这些年画贴在门上、墙上,色彩鲜艳,栩栩如生,为节日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中国年,是一次盛大的情感共鸣。在繁华都市的写字楼里,年轻的上班族们在春节前夕纷纷停下忙碌的脚步,收拾好办公桌上的文件,心中满是对家的思念。他们早早地预订好车票,下班后便拖着行李箱匆匆赶往车站。在拥挤的候车大厅里,人们的脸上写满了疲惫,但眼神中却透露出归家的急切。漂泊在外的游子,带着一年的拼搏与收获,或是升职加薪的喜悦,或是创业失败的沮丧,都在这一刻化为对家人的深深思念。他们怀揣着对团圆的渴望,踏上归乡的列车。而那些坚守岗位的人们,无论是医院里忙碌的医护人员,还是街头巡逻的警察,又或是坚守在岗位上的电力工人,他们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通过电话、视频,向远方的家人送上温暖的祝福。他们的奉献,让更多人能够安心过年,这份默默的付出,也是中国年情感共鸣的一部分。

  中国年,是一曲欢乐的民俗乐章。在北方的冰城哈尔滨,冰雕展成为了冬日里最亮丽的风景线。巨大的冰雕城堡拔地而起,城堡上的冰柱晶莹剔透,在阳光的照耀下,折射出五彩斑斓的光芒,宛如梦幻的童话世界。孩子们穿着厚厚的棉衣,戴着鲜艳的帽子,兴奋地在冰滑梯上滑上滑下,清脆的笑声在冰天雪地中回荡。大人们则手持相机,不停地按下快门,想要将这美好的瞬间永远定格。在南方的水乡乌镇,划旱船、舞龙舞狮的队伍浩浩荡荡地穿梭在古色古香的街巷之间。划船的人们身着鲜艳的服装,整齐划一地舞动着船桨,船身随着节奏轻快地摇摆。舞龙舞狮的表演者们个个身手矫健,龙头高昂,龙身蜿蜒起伏,仿佛要腾飞而起;狮子则时而跳跃,时而翻滚,灵动的身姿赢得观众阵阵喝彩,整个水乡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

  中国年,是一种坚定的文化传承。在学校的教室里,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学习写春联、剪窗花。孩子们稚嫩的小手中紧紧握着毛笔,努力地模仿着老师的笔画,虽然字迹歪歪扭扭,但每一笔都充满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剪窗花时,孩子们专注地盯着手中的红纸,用剪刀小心翼翼地裁剪,不一会儿,一幅幅精美的窗花便诞生了,有栩栩如生的小动物,有寓意吉祥的福字。在社区的活动中心,老人们围坐在一起,教年轻人制作传统美食。老人们一边熟练地揉着面团,一边讲述着过去的故事,从祖辈们如何在艰苦的岁月里过年,到如今生活越来越好,过年的方式有了哪些变化。年轻人则认真地学习着,不时提出问题,在交流中,古老的技艺和文化得以延续。

  中国年,跨越时空,将中华儿女紧密相连。它是团圆的象征,是文化的传承,是情感的寄托。在这举国同庆的时刻,让我们携手共进,将中国年的美好与力量传递下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描绘更加灿烂的明天。


编辑:韩敏

绥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