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凝
小村年味,藏在家家户户的厨房里。
锅碗瓢盆之交响,演奏了一整年,至岁末,更是不舍昼夜、不知疲倦。当小黄米配上豇豆的浓香从大铁锅的边缘腾起,小村年味就藏也藏不住了。没错,年糕一入锅,也就预示着日思夜盼的大年不远了。
据说年糕最初是为年夜祭神所用,后成春节食品。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意寓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年糕多用糯米磨粉制成,而糯米是江南的特产,北方古来首推黏黍(俗称小黄米),蒸熟后,又黄、又黏、又香。
蒸年糕,工序繁杂。秋天收获的黍米要用簸箕进行筛选,除掉里面的沙土、草屑等杂质;再上磨坊去皮加工成粉;然后精心挑选豇豆,用水浸泡,除掉褶皱中的尘埃,保证原材料干净、卫生。
蒸年糕的日子,三叔一早便把家里的大铁锅刷干净,舀上大半锅水,放好篦叉,摆好篦子,点燃提前劈好的木柴。三婶先将面加开水搅拌,一直到面捏起来将要成团时才可以,面太干容易漏气,面太湿又上不去火。水开了,在篦子上撒一层事先煮好的豇豆,好吃、好看,又能防止面顺着篦子的小圆孔漏入锅里。而后,将和好的面平铺在豇豆上,约三寸厚,再撒一层豇豆,盖上锅盖,用毛巾把铁锅四周封好。
蒸年糕还有两个关键:一是掌握好火候儿,火候大了会把锅底水蒸干,糊篦子糊糕,火候小了年糕熟不透;二是掌握好成熟度,三婶会看锅里糕面,以没有干面为标准,三叔则是用一根筷子很容易的插进去为熟透,否则还需要继续用火。半个多钟头后,年糕便熟了,再停火焖一会儿,便可出锅。
刚出锅的年糕,热乎乎的,撒上白糖,口感软糯,弹劲十足。细细咀嚼,回味无穷,让人不忍放下筷子。
这些日子,蒸馒头、炸丸子、煮大骨头、焖红烧肉、做卤水豆腐……家家户户都忙得不亦乐乎,也就是所谓的“忙年”。
小村年味,还正大光明地摆在大集上。
一副副春联,字体各异。楷书的,横平竖直,尽显端庄与风骨;行书的,飘逸洒脱,似行云流水般灵动自然;隶书的,古朴浑厚、圆润典雅,带着历史的厚重感。一笔一画,都蕴含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憧憬。这些春联,不论什么字体、什么尺寸,都是以鲜艳的大红为底色,在整个大集,都是最吸引人的存在。
一箱箱水果、坚果、糖果,品类齐全,搭配上精致的果盘,放在哪里都是艺术品。小小的摊位包罗了大江南北的新鲜水果,也涵盖了各式各样的进口坚果,但最吸引孩子的还是被包装得花花绿绿的糖果。每一颗糖果都自带魔力,让孩子一旦靠近便无法挪移。摊主也很会做生意,总会随手抓上两颗让孩子尝尝。
摊位一个挨着一个,让人目不暇接。熙熙攘攘的人群,此起彼伏的叫卖声,让浓浓的年味弥漫在小村大集的每个角落。
幼时,我就特别渴望过年。过大年,有新衣服穿、有压岁钱拿,有烟花爆竹看,能够用奶奶在炉火上打的浆糊贴春联,还可以提着用爷爷的酒盒和烛火做成灯笼满院子撒欢儿。大人们也都流露出对传统节日的虔诚期盼,想着把春节过好了,新的一年便会平安喜乐、顺遂无忧。
而今,我的大年,从遇到可心的衣物时就已经悄悄开始了。逛街时,遇到适合长辈的衣服或是小辈喜欢的玩具,我便会买下来,安放在一个闲置的柜子里,过年了再连同提前备好的红包,一起带回小村,带给我最亲近的人。
在我生活的那个小村,出了正月十五才算是过完了大年。家人团聚、灯火可亲,多年来,年味从未消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