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玉昆 李敬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通过高水平环境保护,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我省应牢固树立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导向,以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切入点,充分发挥生态资源、地理区位、历史积淀、科学技术等优势条件,通过因地制宜发展新产业、新模式与新动能践行生态与经济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方式。
转化产业优势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资源型国有企业不仅是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也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不仅担负着筑牢生态屏障的重担,也支撑着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只有充分释放资源型国有企业发展活力,通过紧紧扣住国企改革这一关键环节,完善企业治理机制、推动企业良性运行,培育资源型国有企业发展新动能,才能推动森林资源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盘活生态资源资产。强化分类意识、深化功能分类内涵、细化功能分类要求,明确不同类别企业的经营目标,制定不同类别企业改革制度。对于经营性、竞争性产业,引入多元主体、完善市场机制,提升企业市场思维与经营效率;对于公益性、生态性产业,在筑牢生态屏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生态资源资产化机制与路径,将生态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通过分类施策治理,最大程度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兼而有之。
激发市场潜力。鼓励资金、劳动、技术等多种要素参与资源型国有企业改革与生态文明建设,加速形成“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利”的改革格局。协调生态治理利益相关者诉求,有效调动各方各界力量与积极性。对于商业性优良资产独立运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积极培育上市企业;对于生态资源资产保护与开发兼顾,探索多样化、差异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推动混改企业良性运行。一方面,建立和完善面向市场的经营机制,明确混改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责权利关系,激活企业活力、优化决策效率。另一方面,严格生态问责制度,对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行为与主体,采取终身追责、严厉惩处的办法加以约束。
打造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我省是全国最大的食用菌黑木耳生产基地,红松籽、野生浆果产量位居全国第一,猴头菇、刺五加等珍贵品种资源储量丰厚。丰富多样、储量巨大的林地资源、林木资源与非木资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浓重的生态底色。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地,既是我省充分挖掘生态资源禀赋优势的迫切需求,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
挖掘森林“四库”的潜在价值,探索林下经济发展新模式。在天然林修复保护前提下,发展林菌、林果等林下经济产业,不断因地制宜推广林菌、林果、林粮、林下养殖、森林景观利用等多种森林复合经营模式,培育打造高端森林食品生产体系。推动来自龙江大地无污染、高寒植物、高倍滋养的森林食品,成为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标志性产业。
深化林长制改革,探索森林治理新模式。在实践中创新与深化“林长+河湖长+田长”“林长+林下经济”“林长+社区服务”等治理机制,在筑牢生态屏障、维系生态安全的基础上,通过多元主体共建共享治理,实现森林资源的综合效益。
探索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财富的森林财富化新途径。探索林地、林木与非木资源的经营权分置机制,形成政府保有林地、森工保护林木、市场开发非木的经营格局。探索森林生态资产、森林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与价值实现机制,实现生态资产可抵押、生态产品可变现。以生态保护修复维护生态资产增值,为生态经济发展提供强劲的绿色生产力。
加快生态领域数字技术建设步伐
数字技术是我省生态经济发展的突破点。要探索数字赋能驱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生态产业转型升级新技术,以我省特色生态产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数字化赋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助力生态产业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进而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数字技术赋能生态资源监测,摸清生态资源资产底数。借助智能感知、数字网联等技术,实时在线精准检测我省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资源的动态变迁,估测并控制资源的使用情况,提升生态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生态资源资产化。
数字技术赋能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助力生态产品可抵押、可变现。依托生态资源监测数据加速建设生态资源“一张图”,强化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应用,模拟预测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真实评估我省生态产品价值。
数字赋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持续强化生态产业化发展道路。运用互联网电商销售新模式与传统销售模式结合,打造独特客户体验的消费场景,为生态产品溢价提供技术支持,最终实现生态产品价值。
数字经济驱动生态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培育新兴经济增长点。生态旅游经济、冰雪经济等作为我省特色生态产业已逐渐成为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的新着力点。要推动冰雪旅游“出圈”效应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延伸,必须依托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手段,积极探索和应用新技术,构建生态产业“数据+算法+算力+场景”一体化数字平台,推动我省特色生态产业发展。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作者曹玉昆系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