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
陈晨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成果。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强调在新征程上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立场,也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构筑了磅礴伟力。
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
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是我们党的根本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党的初心和使命。
回顾中国式现代化之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始终与人民的需要紧密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战争留下的满目疮痍,我们党带领人民迅速恢复生产,解决温饱问题;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提出努力把我国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目标;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在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带领人民实现总体小康、迈向全面小康,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党探索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这条探索现代化的道路始终着眼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以全体人民为中心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新征程上,我们要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必须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不移走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
为了人民而发展发展才有意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从理论层面看,中国式现代化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从实践层面看,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从世界层面看,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开辟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路径,为人类共同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前景。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要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依靠人民发展发展才有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发出来,就一定能够不断创造出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一百多年来,党领导中国人民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因此,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伟力,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强大的底气。这就需要不断努力开发人民群众的强大动能,最大限度调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任务中,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磅礴力量;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深入挖掘人民群众蕴藏着的丰富的智慧、无限的创新能力,不断推动科技创新,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劲活力;要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让亿万人民成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主人翁、生力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实践探索的成果,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惟其艰巨,所以伟大;惟其艰巨,更显荣光。”迈上新征程,铺展中国式现代化图景,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作者单位: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黑龙江省行政学院)】
深入理解中华文明的创新性
赵璐迪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深刻阐述和概括了中华文明所具有的五个突出特性,即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其中创新性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内生动力,也是我们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动力。这一重大论断,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华文明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
一部中华文明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中华文明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
展开历史长卷,从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的变化发展中,可以看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创新思想。在社会历史实践中,从“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到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探索中国出路的种种尝试,都可以看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的创新自强精神。
事实证明,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中华文明是具有创新进取特性的文明。中华文明之所以延续至今并保持活力,正是因为中华文明的勇于变革、不断创新的精神。
把握中华文明创新性的精神要义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是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进取精神的反映与结晶,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
“守正”就是守住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就是要守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还要在“守正”中前行,将富有魅力的、富有当代价值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不断筑牢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根基。同时守正不等于守旧,我们要秉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辩证态度,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方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尊古”不等于复古,对一些不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文化思想,要以扬弃的态度进行取舍,不能厚古薄今全盘照用。因此,中华文明的创新性正是在守正中前行,在尊古中创新。
中华民族不惧挑战,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中华民族勇于接受新事物,在中华文明的历史发展中始终保持博采众长的姿态,辩证吸收有益文明成果,形成创新开放的文明体系,并在世界文明竞争的激荡中站稳脚跟。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中华文明之所以历久弥新从未中断,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屹立于民族之林,是因为中华民族的无畏品格和创新精神。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五个突出特性为中华文明“精准画像”。我们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目标越来越清晰明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更加需要我们深入推进“两个结合”,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为主动的历史精神,拓展更为广阔的文化空间。同时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以守正创新的态度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巩固文化主体,增强文化认同。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两个结合”巩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这一重要思想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将马克思主义思想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贯通,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自觉的价值观融合在一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优秀典范,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
主动学习借鉴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取长补短以实现自我更新,不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等重要论断,倡导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面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使命,我们要积极主动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让各国在文明交流互鉴中理解新时代的中国,同时以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中国方案。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本文系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阶段性成果(20KSE358)】
立足“两个结合”讲好中国故事
李琳琳 张中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两个结合”深化了我们党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规律性认识。研究中国问题,讲好中国故事,必须立足“两个结合”。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
立足“两个结合”讲好中国故事,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中国故事内容中展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在中国故事叙述中突出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和把握时代。
讲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讲好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各个领域的原创性贡献,以故事载体全面系统展示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使党的创新理论全面融入时代发展之中。
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
中国故事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之中,深刻汲取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集中表达。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揭示了“第二个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立足“两个结合”讲好中国故事,用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表达出来的情感和价值诉求,可以多层次、多方位地展现出中国人民追求美好幸福生活、勤劳坚韧、自强不息、创新创造的故事。讲好中国故事,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要注重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坚定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标识。新时代,我们尤其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在创造、展示、传播中国文化中坚定文化自信。
以中国式现代化价值观为基本遵循
立足“两个结合”讲好中国故事,要把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观作为基本遵循。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对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守正创新,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全人类共同价值。
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文化自信,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价值观的核心要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等重大问题。要讲好中国故事中的高尚道德情操,使积极的认识和情感转化为理想和实践,转化为凝聚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力量。在治学和笃行方面,中国故事中的勇于追求真理、与时俱进与超越自我精神,为中华民族特别是青年的成长成才树立了鲜活的榜样。
立足“两个结合”讲好中国故事,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的时代要求,也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为主动、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本文系“讲好中国故事”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阶段性成果)
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
赵勤
“在全国率先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加快构建食物安全保障体系”,是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食物观重要论述的具体行动。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关键在于加快构建具有区域特色、安全持续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推进农食系统向高产高效、营养健康、绿色低碳、共同富裕、更有韧性转型。为此,要跳出食物看食物,兼顾供给侧和需求侧,做好“地”“技”“人”三篇大文章,不断拓宽食物供给渠道,形成多元化的食物来源结构;持续丰富食物供给种类,形成多元化的食物产品结构,从更广的维度提升食物安全保障能力。
立足于“地”:全方位多途径拓展食物来源
要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将食物获取途径外延到整个国土资源,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协同主粮与其他重要农食产品生产,建设绿色的大食物供给保障地。
调整优化生产布局和区域布局。按照“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原则,统筹规划省域国土空间,充分利用物种间资源互补的特点,优化食物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大力推进低碳、可持续和营养型农业发展。同时推进产业融合,大力发展预制菜等食品加工业,不断拓展“食物地图”,持续增强各类食物供应能力。
加强践行大食物观“载体”建设。依托龙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打造践行大食物观的“载体”。要坚决当好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保障农产品等食物供给安全的“主力军”。要当好国家粮食等食物统筹调剂的“供应地”,提升应对公共事件、突发事件的食物供给保障能力。
推进黑土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一体保护。要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采取“长牙齿”硬措施保护好黑土地;开展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农田基础设施;落实保护性耕作等农艺措施,继续加大耕地轮作;坚持水土保持与耕作、生物等措施相结合,防治水土流失,推进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推行绿色生产方式,科学施肥、合理用药,统筹推进秸秆处理和畜禽粪肥还田利用。
着眼于“技”:强化科技赋能食物开发
坚持把科技创新贯穿农业全产业链和食品生产周期全过程。面向市场需求,深挖食物资源开发潜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点推进生物技术在农食领域的应用,建设绿色低碳的大食物技术创新策源地。
大力推进种业自主创新。大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持续开展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和系统调查,开展种质资源精准鉴定评价;推进良种技术攻关,注重营养型新品种培育,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加快生物技术创新及应用。加快生物技术在农食领域的应用,利用生物育种、生物制造、合成生物等生物技术对传统产业升级再造,大力开发地域性与功能性食物资源。
推进农食系统数字化转型。加强5G、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食品产业的深度融合,建立食物大数据体系。推动数字技术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赋能现代大农业、大食物。
强化农食科技协同创新。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的主导作用,积极发挥专精特新企业的主力作用,以知识产权为纽带,探索建立健全产学研用联合攻关机制,围绕农食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优化配置科技创新力量,构建农食科技与经济发展紧密融合的协同创新体系。
聚焦于“人”:加强制度安排与政策导向
要强化制度安排与政策引导,持续开展对居民食物消费调查和食物营养监测,合理优化居民膳食结构,形成营养健康食物消费理念和消费习惯。加大农业和食品领域创新型人才培养,建设绿色健康的大食物消费引领地。
加强食物消费调查与营养监测。搭建城乡居民食物消费大数据平台,研判居民食物消费行为、消费需求、消费结构变化趋势,了解市场信息,为调整优化食物产业布局和品种结构提供支撑。
以食育引领膳食结构优化。做好大食物观科普工作,加强全民营养健康教育和膳食营养指导,引导消费者优化膳食结构,营造良好的食物消费社会风气。
树立节约意识。引导居民树立节约理念,减少食物浪费。重点加大餐饮环节浪费监管力度,规范餐饮服务经营行为。建立健全外卖餐品描述、外卖点餐消费提示等平台消费机制。加强节能降耗管理,践行“光盘行动”,推广小份菜、半份菜行动。加强对公务活动用餐、单位食堂、学校食堂的管理,严惩食物浪费行为。
加强农食领域创新型人才培养。大食物观下,农业和食品产业发展需要多学科知识体系的融合,因此创新型人才培养也需要从多维度推行。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通过通识教育、交叉学科教育、跨学科教育等,构建起农食领域人才知识体系,凝聚学科合力,努力培养一批创新型人才,激发其创新灵感,提高其创新能力,服务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建设。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