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平
那是二十年前的国庆节。
凌晨四点,北京城尚在沉睡,我们已坐上了从三环外驶往天安门广场的出租车。
儿子睁着圆圆的眼睛,一会儿唱“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一会儿问:“妈妈,我们能赶上升旗吗?”
我无比心虚地给他保证了一百个“能”,其实能不能准时到,我也不知道,毕竟我也是第一次进京。幸亏司机师傅给我们吃了定心丸:“六点钟升旗,还有俩钟头,放心吧您!”
启明星尚在黑缎子般的天空上闪烁时,我已经牵着儿子的小手在广场上漫步了。我们果真来得太早了,偌大的广场上似乎就我们娘俩。借着路灯淡黄的光,我看到了早就烂熟于心的景点:故宫!天安门城楼!人民英雄纪念碑!它们都仿佛是久别重逢的老朋友般,我每看一眼,就高兴地欢呼一回,还假充内行地给儿子介绍:“那就是故宫,待会儿国旗班从那里出来。”
儿子像我一样,也是第一次来到天安门。他的双眼仿佛摄像机般,“咔嚓咔嚓”地摄下天安门广场上的所有景物。
东方逐渐出现了鱼肚白,霞光也在天边闪烁。就在这时,从故宫方向传来了整齐坚定的脚步声,升旗仪式马上要开始了。仿佛从天而降似的,刚才还空荡荡的广场一下子冒出了成千上万的人,他们的脚上都好像装上了风火轮,疾风一般向着升旗台飞去。我怔了一下,正准备跟上去时,突然发现儿子不知什么时候挣脱了我的手,一瞬间就消失在汹涌的人潮中了。眼泪一下子就涌出了我的眼眶,天啊!儿子才六岁,我们这是第一次进京,我连东西南北都还没有分清楚,儿子就突然不见了,广场上这么多人,我该在哪里寻找?如果找不到,我该怎么向家人交代?那一瞬间,我仿佛掉进了冰窟窿,哆哆嗦嗦说不出话。
“嗒嗒,嗒嗒……”国旗班战士们的脚步声依然整整齐齐地叩响,刚才汹涌的人潮,几分钟内已里三层外三层地围成了一个庞大的圈子,广场又安静下来,他们都在翘首等待战士们入场。只有我,疯了一样,挤进人墙,一边挤,一边喊:“请让让,请让让,我儿子不见了!”那一刻,我什么都不记得了,只知道,儿子一定在人群中,我要找回儿子。人们立刻善意地让出一条通道,我迅速从人墙的最后一排跑到了第一排。啊!对面那乖乖坐在地上的小孩不就是我儿子!那一刻,焦灼冰释,喜悦漫上心来。我迅速跑到儿子身边,紧紧抓住他的手,再也不放开。
有惊无险的小插曲过去了,我也平复了心情,极目远眺。鲜红的太阳刚好从地平线上升起,国旗护卫队的战士们肩扛钢枪,迈着整齐的步伐从城楼正门走出。他们走过金水桥,走到长安街,进入广场,离我们越来越近。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雄壮的国歌声中,升旗手一手托住红旗一角,一手“唰”地一下将红旗展开,那抹鲜艳的红色飞过人们的眼前,飞在天安门广场上空,飞到人们的心尖上。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欢呼声。那一刻,我百感交集,作为新时代的中国人,我们有幸长在红旗下,不识战火,远离贫穷,安享幸福与太平,该有多难得,岂能不感恩?
兴奋,焦灼,惊喜,感动……那个国庆节,好像有一双看不见的手拉着我坐了一辆过山车;那个国庆节,在我的时光轴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令我终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