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要闻 省内要闻 本地要闻 精彩点击 专题新闻 通知公告 猛犸象诗刊 日报数字报 晚报数字报 绥化晚报新媒体
经济新闻 综合新闻 视频新闻 市场监管 黑土副刊 日报头条号 小记者风采 日报公众号 晚报公众号 绥化直播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绥化新闻网  >  黑土副刊

有广播陪伴的国庆节

来源:绥化日报 2023-09-28 字体:

祝会敏
 

  上学时候,国庆节和秋收总是“喜相逢”,每次国庆放假都过得非常充实:掰玉米棒、收高粱、掐谷穗、摘棉花。对了,还要收红薯。这样一个忙碌的国庆节,幸福感爆棚。但丰收的喜悦中也夹杂着一丝遗憾,那就是因为农活,放弃了自己喜欢的电视剧。

  十来亩地的玉米,需要掰下来拉回家。回家之后就是剥玉米皮,当时看着像小山那样的玉米堆,心里着实有点压力,当时经常想:这啥时候才能干完呀?不早不晚,好几年都是在开学的前一天才完工的。然后第二天才拖着疲惫的身体返回学校。和现在的孩子们比起来,我们那时候和大人一样劳动特别累,感觉上学是最轻松最幸福的事情了。

  跟别的工作比起来,收玉米是最枯燥无趣的了,而且占用的时间最长。有时候,在地里把玉米皮扒了才往回运,这样工作效率更低一些。青纱帐玉米田里,谁也看不见谁,只有听到地里“咯吧咯吧”的响声和人们交谈的声音,才知道是谁家在收秋。

  受不了劳动的单调无趣,我有时候就自己唱歌。后来干脆把自己的小收音机带在口袋里,一边干活一边听歌。听着有旋律的频道,自己也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哼,乏累减轻了不少。评书故事什么的不适合在地里听,干扰太大,不如听歌效果好。

  大多数时候都是把玉米带着皮运到房顶,白天运输,晚上吃了饭以后全家聚在房顶扒玉米皮。这个时候,我把家里那个大半导体抱到房顶,全家听着评书干着活,也算是其乐融融。

  刘兰芳的《杨家将》听了好多遍,我都快要背下来了,可是我们听起来总是津津有味。小侄子学着我奶奶的口气说:“杨家可是一门忠烈呀,大郎替了宋王死,二郎替了赵德芳,三郎马踏如烂泥,四郎八郎归了北方,只剩下沙里淘金的杨六郎。”我于是逗侄子:“你长大了是要报效祖国还是要当个大坏蛋呢?”侄子说:“我要当大英雄,像岳飞、杨家将那样。”说完了还拿起了一根棍子挥舞,说在练武术。把我们全家逗的哈哈大笑。

  一年十月一上午是阅兵仪式,这天大家长我爸发话了,地里的玉米先不管,在家“听”阅兵仪式,因为他早就打听过了,中央广播电台会同步播放。

  于是那天上午,我们早早上了房顶,一边干活一边等着阅兵仪式的开始。小侄子和他的好朋友不知从哪里找来了一个略微显大的军帽,说要给我们看他俩“阅兵”,他俩走着整齐而略显滑稽的正步,还真有那么一点军人的样子。十二年后,小侄子真的成了一名军人,当然,这是后话了。当阅兵式正式开始,全家人都停下了手里的活计,屏气静心专注地聆听。

  不管是评书还是阅兵仪式,我们当年的国庆节是那么的充实而快乐。现在的我,虽然已经脱离了农业劳动,但还是很怀念那时候边听广播边劳动的美好时光。


编辑:张桂娟

绥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