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要闻 省内要闻 本地要闻 精彩点击 专题新闻 通知公告 猛犸象诗刊 日报数字报 晚报数字报 绥化晚报新媒体
经济新闻 综合新闻 视频新闻 市场监管 黑土副刊 日报头条号 小记者风采 日报公众号 晚报公众号 绥化直播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绥化新闻网  >  黑土副刊

天柱山拾零

来源:绥化日报 2022-04-11 字体:

余雨声
 

  我自从经历一次严重的飞机气流颠簸,就十分害怕高空。这次上天柱山,我也坚决不乘坐缆车,总觉得脚踏实地的好。驱车直奔步行上天柱山的山门,父亲笑我小女子,妄图用脚去丈量这一千四百八十余米的高山。

  天柱山的主峰是天柱峰,孤峰独峭,如拔地春笋,故又称笋子尖。一入山门我便见到一片竹林,听闻后山则是万顷竹海,风过留痕,碧海翠波撩人心。

  离家读书时,最让我怀念的家乡吃食,一是雪湖贡藕,二便是这金衣白玉的楠竹冬笋。与春笋不同,若春笋是雨水滋养下诞生的纤细女儿,冬笋则是土壤里深藏不露的侠客。苏东坡曾有一首词被民间改作“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也不瘦,竹笋焖猪肉。”而天柱山正有一道名菜——腊肉炒笋,那笋得是清晨带着土壤香气刚掘出的,拨开层层外衣,只留下精华,切成厚薄相当的薄片,配上腊月腌制的咸肉,腊味与笋香交融,炒上一盘其味无穷。

  天柱山峰就是冬笋,时常藏于厚厚的云雾之间,需得有缘才能见真容。恰逢好天气云雾少,一眼望去就是天柱峰一柱擎天,是光滑的月牙灰色,也是坚忍不拔的松绿色。就这样如雨后石笋,带着清晨的湿气在你恍然间闯入你的视野。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这一时为竹香,为不俗,谁人不愿登上天柱山一览?

  如此走走停停,足足四个小时才到达了最高处。我有些遗憾,今日山顶的云雾有些多,天柱峰被蒙上了厚厚的帷帐,观景台上,有人刚刚登顶,正欲感受高山之巅的别样体验,有文采斐然者有感而发的吟诗,有游客未能近距离观赏最佳美景悻悻而归的,也有坚持等待拨开迷雾见山容的驴友。而我很是幸运,在观景台流连一圈准备下山之际,一阵风突然袭来,眼前迷雾呈裂帛般被拨开,人群中传来阵阵惊呼,高耸天际的天柱峰清晰地展现在了众人面前,云雾如丝如带盘旋周围,阳光为月牙灰色的山体打上了薄薄的光晕,回过头还有一路走来的山径,围绕主峰而生的群山峻岭,山下翠绿深邃的炼丹湖,都在拨开云雾间形成画卷。

  自然是不可置信的奇迹。山上是无尽的天与云,山下是茫茫的高山与湖泊,山是巍峨而雄壮的,云是飘渺而轻盈的,湖是深沉而冷静的;风起时,云在山峰间肆意翻滚,阳光也随风悬在天际,盛夏的艳阳中,甚至给你泄出一丝静谧的冷意。外面是喧闹的游客声,可我这里是安静的,静的像是鱼在水中的吐息,静的像在雨中漫游的脚步声。

  我想我是羡慕的。

  羡慕这山间肆无忌惮的,自由的风!

  庄子言“物无非彼,物无非是。”方为真我。此刻于高山之巅,我又何以辩得,不知我为风与?风为我与?

  渐渐的云雾又被吹来了。这时间很长,高山大野,绵延在一场现实与梦虚无缥缈的交错中;这时间很短,驷之过隙,目光一转便看尽天柱山万年的沧桑痕迹。就这样,天柱峰再次隐藏进层层的帷幔之中,后来的游客不得不遗憾未能观得天柱峰全景,也不知下一次云开雾散在何时。

  而我该下山了。武陵人虽好,但我与世间大多数愚者一般无法参透其中,风与山都是庄周梦蝶,但觉大梦初醒,还做尘世俗人罢了。

  下山之路与上山之境已然不同了,俗语也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上山时只需徐徐缓进,一路仰观天上高峰,俯瞰九曲山泉,赞叹峡谷松石,避开崎岖坎坷。而下山之途,由于上山耗费大量体力自然觉得辛苦许多,同时还需要谨小慎微,注意沿途温柔的陷阱,避开缱绻间的潭水刺骨。然我是愚拙之人,只知晓,既然选择脚下之路,就该不负沿途风光,正如苏轼所言:“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到山脚下,已然是傍晚了。暮色降临在了身后朦胧的山中,先是太阳的红撞进苍穹的蓝,继而融化为澄澈的橘色,在袅袅炊烟中燃烧,直至燃尽,被靛蓝深灰掩盖,最后留下漫天星斗。


编辑:韩敏

绥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