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向荣镇产业扶贫走笔
万希龙 特约记者 马明超 本报记者 廉红
8月21日,海伦市向荣镇贫困户赵秀莲家的小菜园里传出开心的笑声,她家种植的6分地黏玉米丰收了,坐家收现场点钱,往年不值钱的小菜园预计增收1200元!
自8月21日开始,订单企业黑龙江省农垦伟业冷冻食品派工作人员,陆续到向荣镇9个村,对所有种植黏玉米的农户进行采摘收购。第一茬小菜园黏玉米采摘通过工作人员严格验质,按照订单价格以每穗0.5元收购,预计每户年增收在600元到1000元不等;第二茬黏玉米可在一周后采摘。
这是向荣镇产业扶贫开发的一个缩影。菜园种玉米、基地养大鹅、规模生产山珍木耳蘑菇,向荣镇大力发展扶贫产业,带动贫困户持续稳定脱贫奔小康。
向荣镇今年共落实小菜园种植面积1937亩,种植农户达到3047户,其中贫困户种植达418亩715户,非贫困户种植1519亩2334户,全镇小菜园特色种植以黏玉米为主,形成一乡一品特色种植。镇党委政府积极与黑龙江农垦伟业冷冻食品及海农壹品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充分利用旗下公司海农壹品与阿里巴巴等知名电商企业的紧密链接,借助阿里巴巴兴农脱贫2019年度平台策略升级,最终形成阿里巴巴(电商)+龙头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带动贫困户的小菜园种植模式,定向计划种植、订单收购、统一回收销售等措施,从而让农家小菜园,成为脱贫致富的帮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向荣村幼儿园的孩子们远远地看着成群的大白鹅在池塘里游泳,兴奋地吟诗唱诵。这边在鹅场务工的贫困户张国军正在放鹅,同样是一脸欣喜。和张国军一样,这个村有6户贫困户在这里务工,月工资2000元。
驱车从向荣镇政府东1公里路北,就是向荣镇大鹅养殖场,沿着一条笔直的甬路进入鹅场,一栋栋标准鹅舍整齐排列两边,配套的水塘里大白鹅在游泳嬉戏。
该镇党委书记杨会玉介绍,这个养鹅基地总投资220万元,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建设标准化鹅舍及饲料库10栋6500平方米,是向荣镇众多产业扶贫项目中的重要产业之一。今年全镇3万只扶贫鹅全部由该基地代养,并与基地签订了持续到2020年的代养和分红合同,贫困户入股200元参与经营,每年为每户贫困户发放大鹅产业分红800元左右,扶贫鹅雏每年5月中旬入栏统一饲养,当年10月中下旬开始销售,成活率在92%以上;向荣镇大鹅养殖场年招工15至20人,全部从镇内贫困户中招收,每名务工人员可实现月收入1500~1800元,按一个养殖周期四个月计算,人均收入可达到6000~7000元。
向荣镇大鹅产业扶贫项目对全镇贫困户实现了三个全覆盖,即扶贫鹅带动贫困户全覆盖、统一代养全覆盖、效益分红全覆盖,从而有效带动全镇畜禽产业的发展。
黑龙江黑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向荣镇招商引资企业,在向荣镇建有一处大型木耳种植基地,该基地依托海伦市嘉文木耳合作社,是一家专门从事食用菌种植、加工及销售于一体的股份制企业。占地面积1000亩,总投资1.5亿,2016年开工建设。现已建成吊袋大棚200栋。2018年已有200栋大棚投入生产,可挂菌包650万袋,吸纳当地农民120人在此务工,其中贫困户45人以上,待木耳采摘季节,基地年用工600人左右,贫困户可在此就业100余人。
该基地通过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自愿加入嘉文食用菌种植合作社、发挥专项扶贫资金效用、菌包直接让利贫困户等措施,直接助力向荣镇脱贫攻坚,目前到基地经营务工人数300人以上,可实现增收800余万元。
“有了这个活计,咱们都不愁脱贫致富了!”向荣村一组的贫困户张红艳、四组的贫困户魏秀波正在一起边采摘木耳,边憧憬着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