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约瑟·卧里克夫斯基之家外观一角。
文/摄特约记者 王伟豪 本报记者 孙曙光
8月26日,“我为家乡点个赞”绥化微媒体走基层之“黑土乡情·田园诗篇”主题网络宣传活动第二阶段采风活动走进牛城安达。
在安达,采风团的30余名成员聆听了一段与奶牛和地名以及爱情有关的传奇。
1881年,约瑟·卧里克夫斯基出生在俄国的一个牧民家庭。来中国之前他曾问恋人乌丽娅是否一定要到中国发展。乌丽娅十分坚定。为了守护乌丽娅,1903年7月中东铁路正式通车运营后,约瑟作为护路工人和已经成为他妻子乌丽娅来到了安达,随他们而来的还有十几头黑白花奶牛。卧里克夫斯基专门为奶牛找了一块最适合的放牧地点,慢慢的周边围成了一个小村落,村民们取卧里克夫斯基名字里的“卧里”二字,称这里为卧里屯,这也是中国两处得名于俄语的乡镇之一。就这样约瑟·卧里克夫斯基在这块郁郁葱葱的草原上安了家,一心一意守护着中东铁路,守护着乌丽娅、守护着他们的奶牛,守护着安达这块充溢着幸福与希望的土地。卧里屯是随着中东铁路修建来到中国的第一批欧洲高产奶牛的落脚地,是中国第一批黑白花奶牛饲养地。
为了纪念约瑟·卧里克夫斯基这位有着红色进步思想、用欧洲高产奶牛为乳业史烙下“中国黑白花奶牛”名字的历史人物,安达市在植物园重建了卧里科夫斯基之家,还原了当年他的生活原貌,让每个游人可以感受别样的俄式风情。植物园占地24.4万平方米,园内栽种王祖海棠、紫叶稠李、樱桃、李子、白桦、银中杨、连翘、云杉等21种树木,共计42700余株。结合旅游发展规划,卧里屯镇将把这个含有“约瑟·卧里克夫斯基之家”的植物园打造成为集植物科学研究、知识普及、游览观赏、种植资源保存、天然水果采摘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植物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