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要闻
做活“水文章”
http://suihua.dbw.cn  2016-11-17 08:11:13

——呼兰河流域纪行之十三

段宏伟 特约记者 王彦斌 本报记者 陈驹 王建夫

 青冈靖河国家级湿地公园一角。段宏伟  记者 陈驹   王建夫  摄
    通肯河,呼兰河第一大支流,青冈的“母亲河”。
    靖河,青冈县城南部穿城而过,又称南大沟,东起植物园西至三林场,地处通肯河覆盖区。
    常言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过去,南大沟是县城的污水排放地,夏季,蚊蝇满天飞,污水遍地流,浑浊的空气污染半个县城,“淹没”了市民的幸福生活,被当地百姓戏称为青冈的“龙须沟”。如今,这里经过综合治理,向市民展现出碧波荡漾、杨柳绕堤、高楼耸立的美景,特别是青冈县紧紧抓住呼兰河流域综合开发治理的契机,在这里建设的绥化市目前唯一的国家级靖河湿地公园,如同一艘靖河托起的巨型游轮,承载起这里的市民过上悠哉游哉的幸福生活。
    青冈国家级靖河湿地公园建设,也是我市呼兰河流域综合开发治理做活“水文章”的一个典型范例。9月20日,本报“呼兰河流域纪行”采访组,来到青冈,一睹国家级靖河湿地公园的“芳容”。  
    靖河污染,一直让青冈市民心痛,也是近年来青冈县领导班子一直坚持“一以贯之、久久为功”的民生大事。2014年底,记者来此采访,就在本报发表过这样一篇文章—— “这里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真让人不能相信这是原来又臭又乱的南大沟!”面对碧波荡漾、杨柳绕堤、高楼耸立的美景,邻近靖河的青冈镇繁荣街老居民张耀东竖起了大拇指。为改善居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城市品位,青冈县委、县政府对原来县城南大沟和周边区域进行统一治理改造,打造“一湿地、四区、七湖、七大景点”的靖河景观带。围绕城南靖河景观带,青冈县累计投入资金1985万元,规划建设全长10.65公里、最宽处水面达80米以上的“一河两岸”靖河生态景观带已初步形成景观效果,成为体现青冈文化底蕴、承载居民休闲娱乐的绿色生态景观长廊……
    “那仅是国家级靖河湿地公园建设前的基础建设,现在已今非昔比了”。在青冈县靖河湿地公园规划图前,青冈县扶贫办主任、兼青冈靖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主任李永年向记者介绍了公园规划和目前建设情况——
    青冈县靖河湿地公园,位于通肯河西岸,青冈县城南部,2014年被国家林业局确定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公园总面积537.4公顷,沿河岸线12.65公里,其中湿地面积465公顷,湿地率86.53%,是我国松嫩平原南部河流和沼泽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项目建设总投资13485.14万元,建设期限为2016年至2020年。公园内涵盖了永久性河流湿地、洪泛平原湿地、草本沼泽湿地、灌丛沼泽湿地、森林沼泽湿地、沼泽化草甸湿地六种类型。根据总体规划,湿地公园以沿河生态廊道为主线,河道上游城区段以合理利用为主,河道中游以生态恢复为主,河道下游以自然沼泽保育为主,形成特色鲜明的湿地景观。
    今年,青冈县抢抓机遇,以全市呼兰河流域综合开发治理为契机,抢前抓早,全面开始了靖河湿地公园建设。目前,已完成公园沿靖河河道的靖河城内中心区、中水回流人工湿地、氧化塘湿地三处节点景观区,初步形成“玉带串珠”生态景观格局。
    百闻不如一见。当日下午,采访组在的李永年陪同下,踏着夕阳余晖来到靖河湿地公园。每到一处景点,李永年都会做一番详详细细的讲解,俨然一名“解说员”。
    靖河城内中心区,重点实施大宝积寺西侧景观桥、日月湖景观、哈黑路景观桥三处景观区建设。大宝积寺是青冈县百年古寺,是靖河湿地公园东部起点,也是湿地公园宗教旅游的第一个节点,目前正在扩建维修之中。走出寺院,返归自然,人们便一步踏入花簇锦拥、碧波荡漾、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湿地公园。在这个中心区,相聚一公里左右的两座大桥飞架南北。桥下,青青靖河如一条碧绿的玉带向两头延伸;两岸,绿树成荫、高低起伏、错落有致,林中人行甬道、栈道曲径通幽。李永年介绍,为提高靖河两岸生态建设水平,2016年,栽植了柳树、榆树、樟子松、糖槭、山桃稠李、白桦等15个品种的乔木、亚乔木1.5万株;栽植榆叶梅、连翘、松冬锦鸡等灌木14个品种15万株;插柳25万株,总计505亩,有效形成了乔灌结合、尖阔结合、景观与生态结合,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生态美景。在整体设计上,公园还将沿靖河河岸线建设荷花池2处总计2万平方米、人行甬路1700延长米、游人栈道1000延长米。
    日月湖景观区位于靖河上游合理利用区,主体景点为位于靖河北岸的日月湖。该湖总占地面积为2.6万平方米,整体外形如日月镶嵌,湖中波光粼粼、游鱼戏水,湖边水草丰茂、莲子飘香,是市民放松心情、休闲垂钓、娱乐健身的理想乐园。今年,靖河湿地公园管理处投资40多万元沿日月湖四周建设环湖人行甬路1700平方米,投资6万多元栽植荷花1000平方米。目前,环湖人行甬路15厘米的垫层和15厘米的水稳已完成,正在进行路面铺装;1000平方米的荷花已栽植完毕。
    在去往中水回流人工湿地景观和氧化塘景观区的路上,采访组发现这里不仅道路宽敞,而且两侧绿树夹道成荫。李永年告诉记者,为展示靖河景观,他们建设了3公里的靖河景观大道,并对道路两侧进行了高标准绿化。两年来,道路两侧共栽植乔木、亚乔木5000株,灌木10万株,初步形成了绿树成荫的景观长廊。
    在中水回流人工湿地景观,记者看到,这里俨然一幅浓墨重彩的风景画——一座跨度30多米的拱桥横亘在靖河上,远远望去,如彩虹卧波;桥上观景,东西南北皆是美景,美轮美奂、美不胜收。观景区内,碧波荡漾、鱼翔浅底、荷花争艳,长廊曲折、栈道迂回、亭榭别致。在如织的游人中,有的唱歌、有的锻炼、有的观景、有的拍照、有的相拥,如痴如醉、如梦如幻。
    在景观区简介牌前,记者看到,中水回流人工湿地景观由哈工大设计,采用了寒冷地区人工湿地深度处理技术,总投资为647万元,总建筑面积为2万平方米,其中湿地面积1万平方米,共栽植芦苇、蒲草、黄香蒲、千屈菜等水生植物10万株。经过水质净化,最终达到一级A标准,实现靖河景观用水标准和补水目标,每天可向靖河补水2000立方米。氧化塘景观区,计划建设2万平方米的荷花池、3万平方米的水草芦苇塘、260延长米的湿地观鸟长廊和1000延长米的游人栈道。通过实施生态保护和恢复工程,靖河两岸将有效形成水波粼粼、花香四溢、游人如织的生态美景。
    碧波荡漾、莲子飘香、百鸟争鸣、蒹葭苍苍,做活“水文章”,青冈靖河国家级湿地公园建设,将为青冈市民的生活幸福指数,带来一个标致性的提升。
   

 
作者:    来源:绥化日报    编辑:桑胜东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绥化专题外宣片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