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经济 正文
肇东复合社扬长补短升级产业致富农民
http://suihua.dbw.cn   2016-10-25 19:44:04

  东北网绥化10月25日讯“我们村复合社采取有机肥取代化肥,人工除草代替除草剂,在绿色有机条件下生长的谷子,又瞄准中高端市场,进行品牌销售,每斤小米卖到18.5元,是普通小米的7倍,还有12吨出口到韩国和日本”。肇东市里木店镇永丰村党总支书记兼复合社董事长张旭旺介绍,预计今年谷子亩产600斤问题不大,秋后有机谷子将实行穗尖、穗中、穗根分段收获,分类加工来提高小米“颜值”。

  近年来,肇东市以“富集体、富农民”为出发点,找准复合社发展路子,开对“方子”?在落实好以村为基本单元的复合型经营主体7个方面20条扶持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政府组织指导和服务,以复合社为载体,将国投项目资金优先向复合社主体倾斜,对复合社在旗舰店建设、园区建设、绿色有机食品认证、电商平台建设、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重点扶持。为此,肇东市通过引导在产业发展上引带能力强、村集体经济基础好的村支部书记,牵头组织农民带地入社,村集体以资金、资产资源入社,成立村集体领办的复合社,实施整村土地规模经营。到目前,已发展复合型合作社32个,土地规模经营面积19.2万亩。形成了黎明镇长富村、里木店镇永丰村、海城乡长兴村、昌五镇昌盛村和金安村、五里明镇东升村等复合社,由单一种植主体向以村为基本单元、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机合作社、龙头加工企业、金融、保险、科技多元联合、多位一体、综合配套的复合型主体转变,打造出长富小米、裕村香杂粮、福成酸菜等品牌。今年,这6家复合社有机谷子、有机杂粮、蔬菜等面积种植达4.6万亩,并已全部申报为绿色有机食品认证,打造省级著名商标12个,绥化市级知名商标21个,实现了合作社种得好、消费者吃得好、价格卖得好的多赢局面。

  “我们以村为基本单元的复合社,通过村党支部牵头、村委会组织、合作社经营、农户参与的形式,即‘党组织+村委会+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村集体控股51%、现金入社农户持股49%、农户带地入社共同参股分红的方式,入社规模经营面积达7018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80%,有效解决了动员农户入社、集中连片调地块、结构调整调茬口、利益分配等制约规模经营的瓶颈问题。”黎明镇长富村党总支书记兼复合社董事长李俊龙说。据了解,长富村依托创建龙头企业带动、谷物合作社种植、农机合作社服务、银社合作支持、农户带地入社“五位一体”复合社经营模式,种植加工有机谷子、小麦、杂粮杂豆。2015年,入社农户分红256.9万元。而里木店镇永丰村由村集体主导的“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真正实现了村委会、合作社、社员三位一体共赢同步发展,2015年村集体收入59万元。

  那么,如何提高复合社“金字招牌”含金量,既织好“里子”又撑起“面子”。肇东市从发挥村集体组织、要素整合、三产融合发展、承载政策项目等优势入手,与农机合作社建立“共生机制”,根据农机合作社的作业能力,签订代耕协议,既解决了农机合作社“吃不饱”的问题,又使复合社获得了高标准、低费用服务。目前,已有2个农机合作社与5个复合社签订了代耕协议;与龙头企业建立“共赢机制”,组织没有加工能力的复合社与绿色食品园区龙头企业签订单,既保证了龙头企业优质专用原料供应,又保证复合社保底价格销售。金安村复合社按照福成酸菜企业标准种两茬白菜,复合社每亩白菜收益达到2300元,是种植玉米的10倍;与金融部门建立“共惠机制”,采取授信抵押、土地抵押、资产抵押、库存商品抵押等方式,与银行建立长期信用融资合作关系;与村集体建立“共享机制”,村集体按入股比例,与社员共同分享合作社分红利润。2015年,长富村以110万元现金入社和农机合作社国投共享,共分得红利71.9万元,实现农民与村集体“双富”。

 
作者: 车彦旭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王晨昊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绥化专题外宣片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