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精彩点击 正文
肇东确定九条脱贫路径
http://suihua.dbw.cn   2016-03-23 17:28:39

肇东确定九条脱贫路径

到2017年末,全市28129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东北网绥化3月23日讯连日来,肇东市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广大干部群众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省委书记王宪魁对我市提出的“三点要求”,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向经济建设中心聚焦发力。这个市在精准脱贫上确定了九条发展路径,确保到2017年末,28129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肇东22个乡镇(办事处)都有贫困人口,18个乡镇共有23个省级贫困村,到2017年末,全市28129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3个省级贫困村全部摘帽。同时,将27个未列入省级贫困村、基础设施条件差、贫困程度较深、贫困发生率较高的行政村确定为本市贫困村,统筹各类扶贫资源倾斜扶持,确保同步脱贫;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实施整村推进扶贫。有效整合资源,充分利用国家整村推进项目专项资金,解决贫困村的饮水、道路、危房等问题,到2017年前完成780户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基本消除农村危房,贫困村全部达到美丽乡村建设标准。

  特色产业扶贫。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围绕促进贫困户增收,重点发展“一村一品”专业村和特色种植养殖专业户,打造一批杂粮杂豆、畜禽养殖、食用菌栽培、中草药种植、棚室经济、生态旅游、传统手工艺等高收益特色致富项目,带动贫困户整体脱贫,到2017年贫困村的特色产业收入占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以上。

  龙头企业扶贫。依托中粮生化、伊利乳业、大庄园肉业等一批带动能力强、与农户利益联结紧密的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建立健全企业与贫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完善“公司+基地+贫困户”、“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辐射带动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贫困群众更好地参与产业发展、更多地受益产业发展。

  就业创业扶贫。扎实推进“雨露计划”和“百社千企万人”就业扶贫行动。发展职业教育,加大贫困村教育投入,整合培训资源,提升创业就业新本领,掌握种植养殖农业生产新技术,通过发展生产、外出创业就业增加收入。

  新型经营主体扶贫。有序推进贫困村土地流转,引导贫困户通过转包、出租、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向农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新型扶贫经营主体自主流转承包地获得收益。努力促进贫困村贫困户带地入社入股分红方式,实现贫困户二次增收。

  电子商务扶贫。充分发挥电商企业优势,鼓励和引导贫困村贫困户借助阿里巴巴等知名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平台品牌同步发展,让贫困农民足不出户就能把自产的优质农产品销售出去,由“种得好”向“销得好”转变,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优质优价、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乡村旅游扶贫。充分发挥沿江旅游资源优势,开发集吃、住、游于一体的观光农业、休闲农业、都市农业和农家乐等旅游产业,将旅游经济拓展为贫困农户增收致富的新渠道,利用两年时间打造5个旅游扶贫示范村,打造好沿江旅游观光带。

  公共服务扶贫。推进贫困村教育、文化、卫生、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扶贫,贫困村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达到100%;到2017年全面完成23个贫困村标准化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23个贫困村均有标准化村卫生室(所),配备具有资质的医务人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稳定在98%以上;对丧失劳动能力、无法扶持脱贫的贫困人口,应保尽保,通过低保和社会救助进行兜底;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保障贫困人口大病得到医治。

  部门包扶扶贫。确定专人驻村包扶,单位包村,全员参与,根据脱贫实际需要定项目、定资金、定责任,一包到底,不脱贫不脱钩。

 
作者: 廉红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王晨昊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