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综合 正文
探访北满省委驻地——四平山老金沟
http://suihua.dbw.cn   2015-08-26 16:53:45

  四平山老金沟地处绥棱县四海店镇辖区内,绥棱林业局五四林场东南20余里的四平山脚下。重走抗联路采访小组一行跋山涉水来到这里看到,今天的老金沟依然是溪水纵横,杂草丛生,林木茂密,地势复杂。从军事上看,老金沟这个地方山脉连绵数峰,四周山势险峻,当年是一个既便于抗联藏身不易被敌人发现,又便于运送粮食、物资,既利于运动出击,又便于迂回转移,易守难攻的战略要地。

  北满地区的“小延安”

  党史记载,1939年4月至1943年,四平山老金沟一直是中共北满省委机关所在地。在四平山上有许多地窨子、锅灶,几百个掩体工事,数十个瞭望点。省委机关当年驻在四平山西北坡下地窨子里。省委机关下设秘书处、交通站、北满抗日总会、守卫队。在省委机关周围有骑兵团、六支队队部、军训处、兵工厂、枪械修理厂、伤病员医院、储备库、屯垦地等。北满省委以老金沟为中心,在百里周围设有许多秘密营地和据点,他们以种地、放马、打猎、烧炭、开店、伐木为掩护,守卫在北满省委机关的前沿阵地,以防御敌人入侵,并担任侦察敌情、传递情报以及完成省委交给的各项任务。

  中共北满省委书记金策从1938年至1943年,绝大部分时间以绥棱老金沟为中心指挥北满的抗日斗争,老金沟成为北满地区党的地下工作和抗日游击战争的指挥中心。金策、李兆麟、冯仲云等多次在这里召开会议,商议党和军队大事,运筹和指挥北满地区抗日斗争。

  开创抗日根据地

  1938年,北满临时省委和抗联北满部队西征入绥棱和海伦后,一方面建立后方秘密营地,另一方面立即派出得力干部和抗联部队深入山区和农村各地开辟群众工作,建立抗日群众组织。北满省委成立以后,先后派党政干部和部队深入山区、农村和城市,巩固扩大抗日根据地,现已查明密营和后方基地共有34处,在农村、日本开拓团、敌营等地设有联络点35处,北满省委和抗联部队建立了20个抗日救国会、23个秘密活动点和交通站。在部队、山区和农村发展一批共产党员,壮大了党的组织。这些后方基地和抗日群众组织为抗联自身生存发展和打击日军发挥了重要作用。金策反复强调,要打倒日本强盗,必须动员依靠群众。省委充分发动群众,让群众懂得了抗日救国道理,靠近省委所在地的山边地区和河套地区爱国群众冒着酷暑严寒和生命危险,越敌区,踏山路、穿密林,为抗联送给养,支援抗联。

  扩大抗日游击区

  1939年5月30日,第三路军成立以后,北满抗联各军实现了领导、指挥、军事和纪律的统一,指战员抗日斗争精神旺盛,士气高涨。诺门汗事件后,日伪军主力大部调往中蒙边境地带,黑嫩平原和龙江腹地日军兵力减少。北满省委和第三路军抓住战机,积极采取军事行动,变山区游击战为广阔的平原游击战,破坏日军军事设施,进攻和袭击敌人。同时扩大龙南和龙北部队的活动范围,避开敌人讨伐,龙南部队进入庆城、绥棱和海伦平原地带农村,对伪保甲长和开拓团发起政治攻势,分化瓦解,取得了一个个胜利,扩大了抗日游击区,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红五月”竞赛运动

  1940年3月,为了在纪念“红五月”运动中掀起民众和军队的抗日高潮,金策主持制定了中共北满省委关于“红五月”的通告,确定采取胜利的军事行动来实际纪念“红五月”,北满抗联部队在通告发出以后,掀起了异常活跃的斗争,连续取得一系列胜利。1940年4月12日,金策指挥袭击了瑞穗村日本开拓团团部,交战、白刃战一个小时,打死20多人,缴枪10多支、6000发子弹。战斗中,抗联仅牺牲一人。战斗胜利极大鼓舞了全体抗联指战员。同时,省委成立“红五月”纪念运动筹备委员会,选出委员13人,开办培训班,进行训练。由于北满省委和金策对“红五月”竞赛运动的重视,运动中指挥有力,龙南和龙北抗联部队都取得了辉煌战果。

 
作者: 王友 安静 裴海涛 唐国宏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桑胜东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