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安县大罗镇,国家级革命老区。一个传颂着抗日英雄打击日寇侵略洒尽鲜血的地方。周庶范、朴吉松、许亨植等一个个响亮的名字在这块土地上流传。
清风岭烽火
1938年冬天的一天中午,东北抗联第三路军第一师政治部主任周庶范率领70多名战士从安邦河密营来到大罗镇的清风岭,发动群众开展救国抗日斗争,当地群众对部队特别热情,帮助筹集粮食衣物和油盐等部队给养。
日军得到这一情况后,指挥官山木组织讨伐队乘4辆卡车直奔清风岭,向岭下的木营抗联部队驻地包抄而来。让敌人没想到的是,周庶范已指挥战士们为敌人设下埋伏圈,只等瓮中捉鳖。当山木赶到木营发现空无一人时,气得暴跳如雷,登上卡车往回返。当汽车开到大砬子山下时,突然两声巨响,敌人第一辆汽车随即灭火,后面的3辆车接连追尾相撞,车里的敌人惊恐万分,不知所措。这时,周庶范指挥70名战士发起攻击,毙敌20多人,炸毁汽车一辆,缴获几十支各种枪支,抗联部队胜利凯旋。
夜袭大罗镇
1942年10月,抗联十二支队长朴吉松率领16名战士,从老爷岭出发,一路北上向大罗镇挺进。当天在梁国柱屯宿营,第二天派人到大罗镇侦察敌情,研究攻击目标的具体位置。天黑以后,两个战斗小组迂回到大罗镇玉米地里潜伏下来,察看敌情,待机进攻。午夜时分,战士们凭借夜色掩护,越过镇外的河沟堑壕。鉏景芳战斗小组迅速爬上电柱,割断电话线,断绝敌人与外界联系,一枪没放就摸进了村公所,又转向管烟所,控制了坑害民众的大烟馆。另一组由朴吉松指挥向警察署逼近。正在熟睡的伪军警察被突如其来的枪声惊醒,抗联战士冲进屋内,伪军警察乖乖束手就擒。在撤离警察署之前,为了制造抗日声势,抗联战士将一枚手榴弹投入屋内,随着一声巨响,整个警察署浓烟滚滚,烈焰冲天,瞬间变成一片火海。拂晓时分,战士们背起缴获的枪支弹药,高唱凯歌,押着10多名警察团丁撤出大罗镇,奔向了新的征程。
许亨植牺牲
距大罗镇西南十几公里的庆木公路旁,东北抗联名将许亨植牺牲地纪念碑矗立在苍松之间,显得格外庄严肃穆。
1942年7月末,抗联第三路军总参谋长许亨植带着警卫员陈云祥从庆城一代的密营出发,到活动在巴彦木兰东兴一带的张瑞麟小分队检查工作。8月2日下午,许亨植、陈云祥、王兆庆返回密营。为了躲避敌人讨伐队,他们穿山越岭。当到达清风岭山下时,天色已晚,便在少凌河畔宿营。次日凌晨,陈云祥生火做饭,由于地势低洼,烟尘散不出去,这时,元宝山上的敌挺进队长国长有发现了升起的炊烟,国长有带领50多人向许亨植宿营地包抄过来。当时,晨雾笼罩,地势又低,许亨植3人并没有观察到偷袭的敌人。当他们发现敌人上来时,敌人的各种枪支已开火。许亨植3人立即还击,经过两个小时激战,寡不敌众,许亨植腿部中弹,陈云祥牺牲。这时,许亨植弹药已尽,伪军继续向他射击,许亨植倒在血泊中,王兆庆突出重围。第二天,张瑞麟带战士到许亨植和陈云祥遇难地寻找尸体,在河套就只发现了两只小腿残肢,遗物不知去向。东北抗联著名将领、朝鲜族中共党员许亨植就这样被残暴的敌人夺去了生命,牺牲时年仅33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