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综合 正文
稻田深处的历史碎片
http://suihua.dbw.cn   2015-03-26 15:57:55

——访庆安县平安镇朝鲜族博物馆

  100年前的老物件,带着时光的斑驳痕迹,陈列在展柜里,似在讲述一段悠长而深远的老故事。

  恢宏广阔的稻乡风光里,崭新村落楼宇林立,大幅图片悬置于展窗中,让人慨叹民族村的发展巨变。

  说的就是庆安朝鲜族博物馆。

  3月19日,记者走进庆安县平安镇位于稻田深处的民族社区,走进这个满载民族风情的民族民俗博物馆,顷刻间,一个民族的历史碎片,被瞬间拼接,让人仿佛走进时光隧道,一个民族的历史沿革,在曲曲回回的展道两侧渐渐清晰……

  1911年,朝鲜族人吴昌海最先迁入庆安,开荒垦田,筑坝引水,为庆安带来水稻种植技术,100年来,岁月记录了朝鲜族人在庆安的勤劳、智慧、勇敢、奋斗的历史,让平安镇民族村、勤劳曙光村、致富兴隆村、丰收星光村、久胜鲜丰村5个村成为朝鲜族聚居村。

  朝鲜族村里,民风民俗被岁月的车轮辗压,变成一枚枚碎片,嵌在稻田深处,藏在寻常人家。

  2013年12月,小城镇建设推进到平安镇民族村,拆迁中,一些布满灰尘的老物件“重见天日”,一位朝鲜族老大娘手捧年轻时曾用过的“捶衣杵”,久久凝望,似乎不忍丢弃一片难忘的时光。

  搜集民族老物件,建立朝鲜民族博物馆!

  于是,一场打捞民俗记忆的行动,在这几个民族村里展开,70多岁的金明老人捐出了他妈妈曾用的手摇缝纫机,张七星捐出珍藏上百年的老熨斗,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朝鲜族老大娘叫人搬来了大石头打凿而成的打糕槽……不到两个月,就收集记载着朝鲜族村民不同时期生产生活的展品600多件。

  展厅分为两层,一楼主要是历史沿革,从民族村的嬗变中,让人瞬间从刀耕火种穿越到现代文明,二楼主要展示民俗风情,有鲜族民居情景再现,有鲜族生活和生产用具展示,有民族民俗习惯写真,从这里走出,一个古老民族的今昔便已了然于胸,外族人带走的新鲜和感叹,本族人带走的亲切和回味。

  去年10月末,博物馆建成布展,朝鲜族村民像过节一样开心,携亲带友前来参观,远在大连发展的朝鲜族人崔正奎,回乡探亲,走进博物馆,便不愿出来,临行前做了一个决定,要在民族社区买一套房子,将来叶落归根,回归到这片浓浓的乡情之中。

  从洪荒远古,到现代文明,朝鲜族发展变迁完整的展示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参观,到目前,已经接待参观者1000多人次。

 
作者: 陆洪莲 安雅心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桑胜东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